最初是代指周王朝及屬於周“王母弟甥舅”的諸侯國,後來擴大至將九州地區全部包括在內,遂成為神州(即漢地,漢族的民族***同地域)及漢族的別稱,又稱為“漢地九州”。先秦的華夏僅僅用來代指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再加上行周禮與臣服於周朝的宋、陳等異姓諸侯。到了戰國時期,楚、趙、魏、韓、齊、燕六國及秦國都被視為“諸夏”及九州(華夏)的組成部分。漢代在先秦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自漢代以後,“華夏”成為漢民族的別稱,同時也是漢地的別稱,而“華人”壹詞在狹義上是指漢族。作為名山大川的四瀆五嶽五鎮也是在九州(華夏)的範圍之內。
華夏,也稱“華”、“夏” 或 “諸夏”等。“華夏”壹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從考古來看,華的概念與仰韶文化有關。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華夏壹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壹層的價值在文化沈積方面。比較著名的華夏始祖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 、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其中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記載: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譽為華夏“第壹人文始祖”,華夏先民在黃河、長江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