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ǎo qí dài
2 概述炒臍帶為臍帶的炮制品。臍帶的炮制明代已有,見《先醒齋廣筆記》。臍帶為初生嬰兒的幹燥臍帶[1]。臍帶味甘、鹹,性溫,歸心、肺、肝、腎經,具有益腎,納氣,益氣血斂汗的,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盜汗[2]。砂炒後,質變酥脆,易於粉碎,便於制劑,並能矯臭,以利服用[1]。用於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等癥[1]。臍帶粉(炒臍帶)為淡黃色或淺棕色細粉[1]。
3 炒臍帶的炮制方法明代有瓦上炙焦法(《先醒齋廣筆記》)[1]。
清代有制炭法(《握靈本草》)、煆法(《本經逢原》)等[1]。
現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砂炒等[1]。
臍帶片、臍帶段的制法:取幹凈臍帶,洗凈,用濕紙包裹,置火中,煨軟,或用文火烘軟,切片或段,幹燥[1]。
炒臍帶的炮制方法:凈砂置熱鍋內,用武火加熱至靈活狀態時,投入臍帶片或段拌炒,至發泡、質酥時取出,篩去砂,放涼,碾為細粉[1]。
4 炒臍帶的性狀臍帶呈片或段狀,淡黃色或淺棕色,切面有三個小孔,質堅韌,氣微腥[1]。
臍帶粉為淡黃色或淺棕色細粉[1]。
5 臍帶的性味歸經《中藥炮制學》臍帶味甘、鹹,性溫[1]。歸心、肺、肝、腎經[1]。
《中醫大辭典》:臍帶味甘、鹹,性溫[2]。入肝、腎、肺經[2]。
《中藥大辭典》:甘鹹,溫。
《全國中草藥匯編》:微鹹,溫。
《中華本草》:味甘、鹹、性溫;入心、肺、腎經。
《本草匯言》:"甘鹹,氣溫,無毒。"
《醫林纂要》:"甘苦鹹,溫。"
《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經。"
6 臍帶的功效與主治《中醫大辭典》:臍帶具有益腎,納氣,益氣血斂汗的[2]。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盜汗[2]。
《中藥大辭典》:臍帶具有益腎,納氣的功效,治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
《中華本草》:臍帶具有益腎、納氣的功效。主腎虛喘咳、虛勞贏弱、氣血不足、盜汗久瘧。
《全國中草藥匯編》:臍帶具有納腎氣,定喘咳,斂汗止瘧的功效。主治虛勞,胎毒,臍瘡等癥。
《中藥炮制學》:炒臍帶用於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等癥[1]。如治氣血不足,毛悴精寒不育的坎炁丹(《古方選註》)[1]。
《本草拾遺》:"主瘧,燒為灰,飲下之。"
《本草綱目》:"解胎毒。敷臍瘡。"
《本草匯言》:"補腎命,解胎毒,化痘毒。"
《本草通玄》:"充養血氣。"
《飲片新參》:"治虛勞,納腎氣,定喘咳,斂汗。"
7 炒臍帶的炮制作用臍帶質地堅韌,有腥氣[1]。
砂炒後,質變酥脆,易於粉碎,便於制劑,並能矯臭,以利服用[1]。用於虛勞羸弱、氣血不足、腎虛喘咳等癥[1]。如治氣血不足,毛悴精寒不育的坎炁丹(《古方選註》)[1]。
8 炒臍帶的貯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