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蔔卦,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纂修完成後,只抄錄了壹部,叫做“永樂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損,又重錄了壹部,稱為“嘉靖副本”。
因為兩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宮中,沒有刊印,流傳稀少,在朝代更叠、內憂外患中被偷盜、搶掠、焚燒,“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冊。
《永樂大典》從編纂到毀滅的600年間,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和千古之謎。《永樂大典》纂成後,被放置在南京文淵閣的東閣。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選了壹部分藏書帶到新都,《永樂大典》在正統年間正式被放置在文樓中。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壹個重要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