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雞翅羊肚菌的又壹做法

雞翅羊肚菌的又壹做法

[原料〕

幹羊肚菌..100克

蔥......50克

雞翅.....5對

姜......30克

甜醬油....30克

蠶豆水粉...20克

鹹醬油....30克

黃酒.....10克

五香份....1克

上湯....600克

精鹽.....20克

熟豬油....80克

味精.....1克

[烹制方法〕

1.幹羊肚菌用清水洗凈,泡發五分鐘,淘洗四遍,開水鍋中氽壹遍撈出待用。

2.雞翅清洗後斬為兩段,加入精鹽 10克、甜醬油 10克、鹹醬油 10克、五香粉、黃酒和清水少許,拌掩半小時。

3.炒鍋註入熟豬油 1000克(實耗油 80克),置旺火上燒至七成熱,將雞翅炸至金黃色,撈人小銻鍋內。再放人羊肚菌、精鹽 10克、蔥、姜塊(拍松)、上湯,旺火燒開侈至小火上煨約壹小時,待雞翅煨,撈出擺在盤子周圍,羊肚菌擺在中心。

4.將煨羊肚菌的汁水倒人炒鍋內置旺火上,加入甜醬油 20克、鹹醬油20克、味精,用蠶豆水粉勾清芡,淋在羊肚菌上即成。

[工藝關鍵〕

1.拌腌雞翅時,要抄拌均勻,使原料充分人味。

2,勾芡前,要撇去汁中浮沫,芡要勾勻,芡汁不宜多。

[風味特點〕

1.“羊肚菌”被列為“草八珍”之壹。因其形色酷似翻轉過來的羊網胃而得名。它亦稱羊肚菜,羊肚蘑,河南稱“羊素肚”,日本則稱之為“編笠菌”。瑞士的真菌學家高又曼給予它“珍懂”的評價。我國古籍《本草綱目》和《廣菌譜》對羊肚菌均有記載:“壹種狀如羊肚,有蜂窠眼者,名羊肚菜。”清末民初的《素食說略》還記載了烹調方法:“羊肚菌以水淬之,俟軟漉出,將水留作湯用。再用水洗去泥沙,以高湯同原淬水煨之,饒有清味。此菌紋如羊肚,故名。”羊肚菌產於川、滇、湘、鄂、豫、陜、晉、青、藏等地。

2.此菜色澤金紅,明汁亮芡。羊肚菌香嫩,雞翅肥爛,味鮮香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