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劉邦和朱元璋為什麽要殺英雄?有什麽巧合嗎?

劉邦和朱元璋為什麽要殺英雄?有什麽巧合嗎?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平民,在類似的情況下做類似的事情是必然的,不僅僅是巧合。智擬從劉邦和朱元璋的心理變化以及皇帝自身的屬性兩個角度進行論述。

第壹,心態變化

劉邦出身比朱元璋好。劉邦做過策展人。朱元璋窮得連父母死後下葬的能力都沒有,還是別人好心借了塊地埋了他。

出身低微的壞處之壹就是很難向別人解釋妳是天選之子。所以他們壹坐上王位就會開始神話自己。

比如司馬遷在《漢高祖傳》中用了很多人的證言來暗示和證明劉邦不是凡人,而是龍。甚至在壹開始,就有這樣的情節:

第壹,劉煒嘗到了小澤的邪惡,他的夢想與上帝相遇。雷電昏暗時,鄉紳望之,見龍在其上。我有身體,所以我有高祖。這句話清楚地告訴世人,劉邦不是劉太公所生,而是依附在劉邦母親身上的龍所懷,而劉邦母親只是代孕。總之劉邦不是凡人之子,以此來凸顯自己的神性,證明自己坐上皇位的命運。

這個說法對普通人有效。對於和劉邦、朱元璋壹起生活長大的夥伴、將軍們,他們是不相信這些的。

他們中有些人的地位比這兩個人高,也許還帶著壹絲內心的輕蔑。劉邦和朱元璋也會很忌諱這個出生。

即使所有的將軍都很尊敬和佩服他們,但是因為他們出身太卑微,從起兵到得天下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很難改變那種心態,總會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或者覺得坐在皇帝的寶座上不踏實。

這種特殊的心理成為他們殺英雄的原始動力。

第二,皇帝自身的屬性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被舊朝廷壓迫,後來才揭竿而起,造反的。此時,他們和下屬有著相同的目的,那就是打敗舊朝廷。這是他們的敵人,如果我們不打敗他們,所有人都會死。在生死的壓力下,大家團結壹致。

舊朝廷戰敗後,他們失去了生死的壓力,轉而變成了如何分享這勝利的果實。

皇帝天生喜歡壹個人吃飯,不願意和別人壹起享受世界。

這些曾經是寶貝的將軍,現在都成了定時炸彈,因為他們指揮作戰的能力已經成為新朝廷的潛在威脅。

他們的能力、影響力和貢獻對皇帝構成了威脅。

當韓信被夾在楚王的位置上時,他說過這句話:

如果人們說,‘狡兔死,好狗亡;高鳥盡,好弓藏;消滅敵人,謀士必死。“世界已經決定,我將成為英雄。《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這句話清楚地概括了皇帝殺死英雄的原因。

因為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他們坐上皇位後的第壹反應都是鞏固這壹地位,讓天下沒有人有實力挑戰這壹地位,以保證順利傳遞給後代。

而那些認為稍微有點能力的英雄都是潛在威脅的人,自然也難逃被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