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霜降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霜降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俗話說的好:“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二十四節氣之寒露時節的到來,秋風瑟瑟,寒意侵人。

 紅葉落地盡成霜,月落烏啼霜滿天。別有壹番風味的 霜降節氣 是怎麽來的呢?它的氣候特點又會是如何的呢?

 下面,就讓我帶著大家去了解壹下,快跟著壹起來去看壹看吧。

  霜降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霜降的由來

 每年陽歷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壹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中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裏沃野上,壹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壹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的氣候特點

  壹、西南等地:開始進入少雨期

 從11月開始,華西秋雨基本結束,從此進入了壹年當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區有的地處高原,有的地處盆地、丘陵,天氣自然會有些差異。但總的來說,此時的平均氣溫還沒有達到冬季的標準,即不如夏季潮濕,也不像春季幹燥,早晚溫差也不像春天那樣明顯,應該說是壹年當中天氣較為舒服的時段。四川盆地地區,在此期間,氣候溫和,田疇青蔥,橙黃桔綠。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壹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樹樹芙蓉盛開,把富饒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艷麗。

  二、西北、東北等地:初冬的天氣特點

 在10月下旬—11月初,我國的西北、東北等地區,都已呈現出壹派寒風落葉的初冬景象,冷空氣在這些地區不僅是常客而且是最先被接待的客人。壹般的冷空氣給途經之地帶去的不是幹風就是雨雪,而降溫則是每批冷空氣都要送上的特產。由於我國自80年代中期進入了偏暖的周期,特強冷空氣少見。但遇到強冷空氣,最低氣溫降至-7、-8℃,甚至-10℃以下,寒風與雪花***舞,也讓人冷得可以。少數情況局地的大雪容易形成雪災,北部海區的偏北大風也值得註意。

 冷空氣也並非壹無是處,每當冷空氣過後,天空晴朗,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有人把冷空氣稱作城市大氣汙染的清潔工,這個美稱可真是名副其實。在某些湖邊、林區、谷地等濕度大的地方,人們有時可以親眼目睹到玲瓏剔透、潔白高雅的霧凇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