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化氣湯簡介

化氣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化氣湯 2.1 處方 2.2 炮制 2.3 功能主治 2.4 化氣湯的用法用量 2.5 摘錄 3 《何氏濟生論》卷四:化氣湯 3.1 處方 3.2 功能主治 3.3 化氣湯的用法用量 3.4 摘錄 4 《女科切要》卷三:化氣湯 4.1 處方 4.2 功能主治 4.3 摘錄 5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壹 5.1 組成 5.2 功效 5.3 主治 6 《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6.1 化氣湯的別名 6.2 組成 6.3 主治 6.4 化氣湯的用法用量 6.5 制備方法 6.6 附註 附: 1 古籍中的化氣湯 1 拼音

huà qì tāng

2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化氣湯 2.1 處方

沈香、胡椒,各壹兩;木香、縮砂(去殼)、桂心(去粗皮),各二兩;丁香皮、幹姜(炮)、蓬莪茂(煨)、茴香(炒)、青皮(去白.麩炒)、陳皮(去瓤.麩炒)、甘草(炙),各四兩。

2.2 炮制

上為細末。

2.3 功能主治

治壹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又治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

2.4 化氣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姜蘇鹽湯調下。

婦人淡醋湯下。

2.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 《何氏濟生論》卷四:化氣湯 3.1 處方

陳皮、青皮、三棱、蓬術、厚樸、蒼術、香附、神曲、麥芽各等分。

3.2 功能主治

氣裹飲食,胃口刺痛。

3.3 化氣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4 摘錄

《何氏濟生論》卷四

4 《女科切要》卷三:化氣湯 4.1 處方

砂仁、香附、廣皮、蘇梗、川芎、枳殼。

4.2 功能主治

妊娠腹痛,胎氣不安。

4.3 摘錄

《女科切要》卷三

5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壹 5.1 組成

三棱、蓬術、青皮、陳皮、麥芽、神曲、香附、烏藥、生姜、枳殼、厚樸、甘草、(壹方加牽牛、半夏、益智仁)。

5.2 功效

消食健脾,兼能順氣消癖。

5.3 主治

婦女胃氣不調而停經,貌本壯實、飲食減少者。

6 《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驗秘方) 6.1 化氣湯的別名

化氣散、木香化氣湯

6.2 組成

沈香1兩,胡椒1兩,木香2兩,縮砂(去殼)2兩,桂心(去粗皮)2兩,丁香皮4兩,幹姜(炮)4兩,蓬莪術(煨)4兩,茴香(炒)4兩,青皮(去白,麩炒)4兩,陳皮(去瓤,麩炒)4兩,甘草(炙)4兩。

6.3 主治

壹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心脾疼痛,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脾血氣。息積,癖於腹脅之下,偏脹膨滿,不妨飲食,諸藥不能取轉。

6.4 化氣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姜、蘇、鹽湯調下,婦人淡醋湯下。

6.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6.6 附註

化氣散(《張氏醫通》卷十三)、木香化氣湯(《中國醫學大辭典》)。

古籍中的化氣湯 《萬病回春》:[卷之三]積聚

,夜白水下,日進三服。積塊屬寒者,宜溫散也。大化氣湯治五積六聚,狀如瘕,隨氣上下,發作有時,心腹疼...

《普濟方》:[卷壹百七十壹積聚門]導引法

六。屏氣二十壹息。咽氣三口。再皆不必拘此法。方化氣湯(出三因方)治息積癖於腹脅之下。偏脹膨滿。不妨...

《醫燈續焰》:[卷十七]奇經八脈脈證第七十九

,女子之病也。(宜東垣丁香楝實丸、三因散聚湯、化氣湯之類。)沖脈為病,逆氣裏急者。沖之與任皆起胞中...

《雜病廣要》:諸氣病

(《壽親養老書》)(按∶此方亦出《水氣》中。)化氣湯,治壹切氣逆,胸膈噎悶,偏脹膨滿。又治心脾疼痛...

《衛生寶鑒》:[卷十七]胞痹門(治小便不利。並溺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