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黃為癥狀名。指兩眼鞏膜泛現黃色。有虛實之辨。《羅氏會約醫鏡·雜證》:“然目黃亦有虛實之異。實熱之黃,以濕熱內蓄、郁蒸而成,清其熱而黃自退;若虛寒之黃,以元陽日剝,津液消索而然,即無煩熱脈癥,惟有幹涸枯黃,此則其衰已甚,須大加溫補,始可救治。”《醫學綱目·目黃》:“經雲:目黃者曰黃疸,然亦有目黃而身不黃者,風氣自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眥,其人肥,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中而目黃。”治宜選用青龍散等方。本癥多見於黃疸病。參見黃疸:黃疸為病名。古代亦稱黃癉。主要表現為目黃、皮膚黃、小便黃。《黃帝內經素問·平人氣象論》:“溺黃赤安臥者,黃疸。”“目黃者曰黃疸。”《黃帝內經靈樞·論疾診尺》:“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方論》認為其發病多由瘀熱與濕相搏,不得泄越所致;也有因寒濕在裏不解所引起者。本病有屬陰屬陽,在臟在腑之分。《臨證指南醫案·疸》:“黃疸,身黃目黃溺黃之謂也,病以濕得之,有陰有陽,在腑在臟。陽黃之作,濕從火化,瘀熱在裏,膽熱液泄……熏蒸遏郁,侵於肺則身目俱黃,熱流膀胱,溺色為之變赤,黃如橘子色,陽主明,治在胃。陰黃之作,濕從寒水,脾陽不能化熱,膽液為濕所阻,漬於脾,浸淫肌肉,溢於皮膚,色如熏黃,陰主晦,治在脾。”壹般把黃疸分成陽證和陰證兩大類,稱為陽黃和陰黃。歷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黃、黃疸二十八候等分類法。黃疸可見於肝細胞損傷、壞死,各種原因引起的膽道阻塞、膽汁郁滯及溶血性黃疸等。
詳見百科詞條:目黃 [ 最後修訂於2015/12/22 16:04:14 ***617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