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人怎麽知道每天的當時是什麽時辰?

古代人怎麽知道每天的當時是什麽時辰?

古代官方確定時間壹般用沙漏確定出時刻,中央命欽天監確定沙漏的規格,分發到地方,每壹小漏為壹刻,壹天壹百刻。每壹大漏為壹更,即壹個時辰。這就是所謂的更漏。以夜半二十三點至壹點為子時,壹至三點為醜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得出十二個時辰。

至於民間,晚上聽官方打更報時,白天靠主要觀察太陽升落,天長日久的習慣就能估摸出時間。以春秋季的壹個晴天為例,

卯時:天明日出起床的時時間大概是7點以前,即,標誌是“朝霞滿天”,或者聽打更。此時部隊或官府上班點名,所謂“點卯”。

到八九點時,即辰時,此時商店開始營業,標誌是“日上三竿”,而且上午九點左右時,太陽位於正東方,此時大約是辰時和巳時交界點。

九到十壹點,是巳時,此時“日照東南”,天氣轉熱。

十壹點到壹點,是午時,此時“日漸中天”,因為要來往應酬、上街買菜等原因,十二點左右時城市街上人最多。因此,古時的斬首示眾,壹般此時在菜市口舉行。

壹點左右,太陽在最南方,是午時未時交接點。

壹點到三點,是未時,“日稍偏西”,此時是壹天中最熱的時候。也是午休的時候。

三點到五點,“日掛西南”,熱氣漸退。五點左右時,太陽在最西方,大約是未時和申時的交接時。

五點到七點,酉時,日落,天漸黑,吃晚飯。天氣轉涼。

七點為入更,官方打更開始。

七點到九點,戌時,打壹更。

九點到十壹點,亥時,打二更。

十壹點到次日壹點,子時,打三更。

壹點到三點,醜時,打四更。

三點到五點,寅時,打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