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細辛湯簡介

細辛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方出《聖惠》卷五十二,名見《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2.1 方名 2.2 組成 2.3 主治 2.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2.5 制備方法 3 《聖濟總錄》卷壹二壹 3.1 方名 3.2 組成 3.3 主治 3.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3.5 制備方法 4 《普濟方》卷壹三壹 4.1 方名 4.2 組成 4.3 主治 4.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4.5 制備方法 5 《普濟方》卷七十四 5.1 方名 5.2 組成 5.3 主治 5.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5.5 制備方法 5.6 用藥禁忌 6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6.1 方名 6.2 組成 6.3 主治 6.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6.5 制備方法 7 《永樂大典》卷壹三八七七引《風科集驗方》 7.1 方名 7.2 組成 7.3 主治 7.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7.5 制備方法 8 《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禦醫撮要》 8.1 方名 8.2 組成 8.3 主治 8.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8.5 制備方法 9 《元和紀用經》 9.1 方名 9.2 組成 9.3 主治 9.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9.5 制備方法 10 《銀海精微》卷上 10.1 方名 10.2 組成 10.3 主治 10.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0.5 附註 11 《聖濟總錄》卷十九 11.1 方名 11.2 組成 11.3 主治 11.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1.5 制備方法 12 《聖濟總錄》卷二十 12.1 方名 12.2 組成 12.3 主治 12.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2.5 制備方法 13 《聖濟總錄》卷壹○六 13.1 方名 13.2 組成 13.3 主治 13.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3.5 制備方法 14 《聖濟總錄》卷壹五○ 14.1 方名 14.2 組成 14.3 主治 14.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4.5 制備方法 15 《本事》卷二 15.1 方名 15.2 組成 15.3 主治 15.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5.5 制備方法 16 《眼科全書》卷四 16.1 方名 16.2 組成 16.3 主治 16.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7 《聖濟總錄》卷壹壹九 17.1 方名 17.2 組成 17.3 主治 17.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7.5 制備方法 18 《審視瑤函》卷三 18.1 方名 18.2 組成 18.3 主治 18.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8.5 制備方法 19 《聖濟總錄》卷壹壹○ 19.1 方名 19.2 組成 19.3 主治 19.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19.5 制備方法 20 《聖濟總錄》卷壹○七 20.1 方名 20.2 組成 20.3 主治 20.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20.5 制備方法 21 《古今醫鑒》卷九 21.1 方名 21.2 組成 21.3 主治 21.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21.5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細辛湯 1 拼音

xì xīn tāng

2 方出《聖惠》卷五十二,名見《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2.1 方名

細辛湯

2.2 組成

細辛半兩,恒山1兩,梔子仁半兩,松蘿半兩,犀角屑半兩,川升麻半兩,玄參半兩,甘草半兩(生,銼)。

2.3 主治

痰實瘧。

2.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酒1中盞,浸1宿,下酒溫過,去滓頓服。取吐,病母出為度,其痰每次如爛雞子狀。

2.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散。

3 《聖濟總錄》卷壹二壹 3.1 方名

細辛湯

3.2 組成

細辛(去苗葉)半兩,附子(去皮臍,生用)半兩,芎?1兩。

3.3 主治

牙齒風齲腫痛,膿汁不止。

3.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2盞,煎10余沸,去滓,熱漱冷吐。

3.5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4 《普濟方》卷壹三壹 4.1 方名

細辛湯

4.2 組成

細辛(去苗)1兩,甘草(炙)1兩,麻黃(去節)2兩,桂枝(去粗皮)2兩,杏仁半兩(去皮尖)。

4.3 主治

傷寒脅寒。

4.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服。

4.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5 《普濟方》卷七十四 5.1 方名

細辛湯

5.2 組成

木賊(大者,去節)半兩,細辛(凈洗)半兩,草烏1分,龍膽草(去根)半兩。

5.3 主治

眼暴赤澀腫痛。

5.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大盞,加黑豆半合,煎壹二沸,又入砂糖1塊,如彈子大,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

5.5 制備方法

上為散。

5.6 用藥禁忌

忌房色事。

6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6.1 方名

細辛湯

6.2 組成

細辛1兩半,人參1兩半,茯苓1兩半,車前子1兩半,五味子1兩半,黑參1兩半,防風1兩半,地骨皮1兩半。

6.3 主治

眼胞肉膠凝外障。脾胃積熱,腦內風沖入眼胞,瞼有肉初時小如麻米,年多漸長大如桃李之狀,摩隱瞳人為翳。

6.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散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

6.5 制備方法

上為末。

7 《永樂大典》卷壹三八七七引《風科集驗方》 7.1 方名

細辛湯

7.2 組成

細辛(去苗)3兩,枳實(麩炒,去,瓤)3兩,白術(去蘆)3兩,瓜蔞3兩,幹姜(炮)3兩,桂心5兩,赤茯苓(去皮)5兩,甘草2兩(炙)。

7.3 主治

諸痹。

7.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溫酒調下,1日2次,不拘時候。

7.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8 《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禦醫撮要》 8.1 方名

細辛湯

8.2 組成

細辛半兩,大皂角1挺(不蛀者),川椒半兩,露蜂房半兩,荊芥半兩,獨活半兩。

8.3 主治

風牙齒疼痛。

8.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用1大撮,水1盞,煎至7分。熱含冷吐。

8.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9 《元和紀用經》 9.1 方名

細辛湯

9.2 組成

細辛半兩,吳茱萸半兩,幹姜半兩,當歸1兩,防風1兩,芍藥2兩。

9.3 主治

風入腹,切痛煩冤。

9.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以半兩,水2升,煮1升,分3次溫服,相續進之。

9.5 制備方法

上為末。

10 《銀海精微》卷上 10.1 方名

細辛湯

10.2 組成

茺蔚子、黑參、黃芩、桔梗、大黃、車前子、木通、生地黃、甘草各等分。

10.3 主治

風邪傷肝,致眼生翳。

10.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服。

10.5 附註

本方名細辛湯,但方中無細辛,疑脫。

11 《聖濟總錄》卷十九 11.1 方名

細辛湯

11.2 組成

細辛(去苗葉)3分,防風(去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柏子仁(研)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山茱萸3分,甘草(炙、銼)3分,蔓荊實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木瓜(去核)1兩,萆薢1兩,五加皮1兩。

11.3 主治

肝虛氣痹,兩脅脹滿,筋脈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明。

11.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大棗3枚(擘破),同煎數沸,去滓,取7分溫服,不拘時候。

11.5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12 《聖濟總錄》卷二十 12.1 方名

細辛湯

12.2 組成

細辛(去苗葉)3分,防風(去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柏子仁(研)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山茱萸3分,甘草(炙,銼)3分,蔓荊實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12.3 主治

肝虛氣痹,兩脅脹滿,筋脈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明。

12.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大棗3枚(擘破),同煎數沸,去滓,取7分,溫服,不拘時候。

12.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3 《聖濟總錄》卷壹○六 13.1 方名

細辛湯

13.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兩,蕤仁1兩,戎鹽1兩,決明子2兩。

13.3 主治

目暴腫痛。

13.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以地骨皮汁1升半,更以蜜1升半,合煎取1升半,濾去滓,洗之。

13.5 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14 《聖濟總錄》卷壹五○ 14.1 方名

細辛湯

14.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羌活(去蘆頭)1兩,麻黃(去根節)1兩,升麻1兩,防風(去叉)1兩,當歸(切,焙)1兩,白芷(銼)1兩,白僵蠶(炒)1兩。

14.3 主治

婦人中風,腰背反折,如角弓彎狀,筋脈急痛。

14.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5片,大棗1枚(擘),同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4.5 制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15 《本事》卷二 15.1 方名

細辛湯

15.2 組成

細辛(去葉)4錢,半夏曲4錢,茯苓(去皮)4錢,桔梗(炒)4錢,桂枝(去皮,不見火)3錢,甘草2錢(炙)。

15.3 主治

肺虛實不調,鼻塞多涕,咽中有涎而喘,項強筋急或痛。

15.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2盞,加生姜4片,蜜半匙,煎至7分,溫服,1日3次。

15.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6 《眼科全書》卷四 16.1 方名

細辛湯

16.2 組成

細辛、茺蔚子、玄參、黃芩、桔梗、大黃、車前子。

16.3 主治

大患後生翳外障。初時陡然而起,腫痛發來甚重,沙澀難忍,憎寒發熱,坐臥不安,或通夜行至達旦,羞明怕日,淚出如湯,鼻涕溏流,兩眼腫起如桃,日夜 *** ,飲食無味,二七不愈,遂生白翳,如黃膿疥瘡,占在風輪,其腦牽痛。

16.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服。

17 《聖濟總錄》卷壹壹九 17.1 方名

細辛湯

17.2 組成

細辛(去苗葉)、蓽茇各等分。

17.3 主治

牙齒痛,久不愈。

17.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用1錢匕,水1盞,煎十數沸,熱漱冷吐。

17.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8 《審視瑤函》卷三 18.1 方名

細辛湯

18.2 組成

細辛、廣陳皮、川芎、制半夏、獨活、白茯苓、白芷、炙甘草各等分。

18.3 主治

少陰經頭風頭痛,四肢厥,但欲寐。

18.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白水2鐘,加生姜3片,煎至8分,食後服。

18.5 制備方法

上銼。

19 《聖濟總錄》卷壹壹○ 19.1 方名

細辛湯

19.2 組成

細辛(去苗葉)1兩,玄參1兩,五味子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防風(去叉)1兩,車前子1兩。

19.3 主治

眼生風粟,疼痛,時有淚。

19.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19.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20 《聖濟總錄》卷壹○七 20.1 方名

細辛湯

20.2 組成

細辛(去苗葉)半兩,五味子1兩,防風(去叉)1兩,桔梗(炒)1兩,茺蔚子1兩,玄參1兩。

20.3 主治

目風眼寒,及昏腫多淚。

20.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

20.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21 《古今醫鑒》卷九 21.1 方名

細辛湯

21.2 組成

升麻1兩,細辛2兩,黃連1兩,蔓荊子1兩半,牛蒡子1兩半,蓽茇1兩半,薄荷5錢,黃柏7錢,知母7錢,防己1兩。

21.3 主治

上爿牙疼,屬足少陰腎虛熱者。

21.4 細辛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21.5 制備方法

上銼。

古籍中的細辛湯 《傷寒論輯義》:[卷五]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補中有發。仲景之旨微矣。十便良方。指迷方。附子細辛湯。頭痛者。謂痛連腦戶。或但額閣與眉相引。如風所...

《醫學衷中參西錄》:[五、醫案(十四)傷寒門]4.少陰傷寒

三錢)細辛(壹錢)熟地黃(壹兩)生懷山藥(五錢)凈萸肉(五錢)幹姜(三錢)公丁香(十粒)煎湯壹大盅...

《醫學綱目》:[卷之三十·傷寒部傷寒通論]續傷寒通論

太陽,緩汗者少陰,是臟腑之輸應也。假令附子麻黃細辛湯,是少陰癥始得,發熱脈沈,裏和無汗,故漬形為汗...

《傷寒證治準繩》:[卷四]少陰病

經同法惟少陰傳變與太陽相同如通脈四逆湯四逆散真武湯證俱有加減法謂有或為之證亦猶太陽小青龍小柴胡之類...

《傷寒證治準繩》:[卷壹總例]汗下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