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成語寓言故事 越短越好

中國成語寓言故事 越短越好

(1)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西漢時期,有壹個著名將領叫李廣,他精於騎馬射箭,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為“飛將軍”。

有壹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壹只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註,用盡氣力,壹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壹定中箭身亡,於是走近前去,仔細壹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壹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麽大的力氣,於是想再試壹試,就往後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可是,壹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壹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於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這壹成語也便由此流傳下來。

(2)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公元前379年,齊國公子因齊即位,自稱為王,他就是齊威王。

齊威王,剛臨政那幾年,不問國事,飲酒作樂,國家日漸衰敗,人民生活困難。

有壹天,壹位姓鄒名忌的人前來叩門,自稱懂得彈琴,知道威王愛好音樂,特來拜見。

威王召他進來,取琴給他。鄒忌只是撫摸著琴弦,並不彈奏。威王問:“先生為何只是撫摸而不彈,是琴不好麽?”

鄒忌放開琴,嚴肅地說:“小臣懂得琴理,至於彈琴,那是樂工們的事。”於是鄒忌大談了壹通琴理。威王聽得不耐煩,打斷他的話,說:“先生既懂得琴理,必定善於演奏,願先生試彈壹曲聽聽。”

鄒忌(zōu jì)回答說:“小臣以研究琴理為業,當然善於演奏;大王的職責是治理國家,豈不善於國事麽?今大王身居王位而不治理國家,與小臣撫摸琴弦而不彈奏有什麽不同?小臣只撫弦而不彈奏,不能滿足大王的意願,大王身居王位而不問政事,恐怕不能滿足百姓們的意願吧!”

威王大為震驚,說:“先生用彈琴的道理勸說我,我懂得先生的用意了!”於是將鄒忌留下和他談論國家大事。

鄒忌勸威王節制飲酒,遠離女色,講求實際,區別忠*,愛護人民,整頓軍備,經營霸王的事業。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威王心悅誠服,立即拜鄒忌為相國。

(3)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壹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壹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壹點書,所以壹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壹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麽辦呢?

有壹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壹線亮光。他謔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壹看,啊!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壹個辦法:他拿了壹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壹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壹個很有學問的人。

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4)臥薪嘗膽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壹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壹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裏,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誌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臥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5)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壹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壹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壹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壹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

(6)愚公移山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裏,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壹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壹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壹厝朔東,壹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這是壹個著名的故事。愚公為了排除險阻,打開通道,率領全家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這是壹件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在有的人看來是難以想象的。但是,愚公胸懷大誌,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敢想敢說敢做,終於在別人幫助下把兩座大山搬走了。這就說明:凡是對人民有利的事,無論怎樣艱險,只要具有堅忍不拔的決心,充滿必勝的信心,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就能夠戰勝壹切困難,把理想變為現實。

(7)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打開書本,總有益處。常用以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

這個成語來源於《澠水燕談錄》,太宗日閱《禦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文臣李防等人編寫壹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

這部書收集摘錄了壹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壹千卷,是壹部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這部書是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成的,故定名為《太平總類》。對於這麽壹部巨著,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壹年內全部看完,遂更名為《太平禦覽》。

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著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麽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麽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壹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

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

於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並常對左右的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宋太宗由於每天閱讀三卷《太平禦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努力讀書,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趙普,也孜孜不倦的閱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謂。

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有益處。

(8)壹諾千金

源於《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季布是秦朝末楚國的義士,他生性耿直,樂善好施,特別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困難再大,他都壹定要設法辦好,所以深受當時人們的贊譽。季布在項羽手下時,曾多次打敗劉邦,項羽兵敗自殺,劉邦懸賞捉拿季布。但是由於季布深得人心,始終捉拿不到他。後經汝陰侯滕公的說情,劉邦才撤銷通緝令,並封季布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東太守。當時有壹個人叫曹邱生,專門喜歡結交有權有勢的官員,他聽說季布壹夜之間由階下囚變為天子的重臣,特地讓人介紹去見季布。季布壹見曹邱生,臉上便露出厭惡之情。而曹邱生不識相地彎腰作揖,驚喜地對季布說:“我聽楚人說過:得到百斤黃金,也抵不上季布的壹名諾言。”接著曹邱征又說:“妳的名聲如此之大,難道與我到處宣揚壹點關系都沒有嗎?”季布聽了曹邱生的話後非常高興,認為他的名聲之所以這麽大,原來與曹邱生的宣傳有關。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壹諾千金”,用來比喻重視諾言,說話算數。

(9)鷸蚌相爭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莫過甘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擒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壹個深刻的教訓,千百年來已為大家所熟知。這個故事說明:同誌之間、朋友之間,應當團結互助,而不應當勾心鬥角,要看清和對付***同的敵人。否則,就必然會造成可乘之機,讓敵人鉆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災難。

(10)孔融讓梨

孔融有五個哥哥,壹個小弟弟。

有壹天,家裏吃梨。壹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妳猜,孔融拿了壹個什麽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壹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

“這麽多的梨,又讓妳先拿,妳為什麽不拿大的,只拿壹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

父親又問他:“妳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妳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妳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壹個好孩子。”

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11)利令智昏

源於《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攻打韓國。不幾天就攻占了韓國的野王,斷絕了上黨的交通。這樣壹來,上黨城孤立無援,眼看就要失守,上黨守將馮亭看到野王已經失守,認為上黨也會保不住的,與其讓秦國占了上黨,還不如親手把它轉交給趙國,韓國就可以和趙國聯合起來***同抵抗秦國的侵略。

當馮亭派人把上黨的地圖帶給趙孝成王時,趙王左右為難,他不知該怎麽辦,於是召集大們商議,其中有壹個叫趙豹的大臣勸趙王不要接受,因為無端地接受別人送來的東西,就會引起禍患,韓國之所以把上黨獻給趙國,目的是想讓秦國把矛頭指向趙國。可是趙王並不同意他的意見,於是又和平原君趙勝商議,平原君認為即使發兵百萬,壹年半載也不壹定能攻下壹座城池,現在卻不費壹兵壹卒,就可得到上黨的土地,決不能坐失良機。

趙王聽了平原君的話,非常高興,於是派平原君到上黨去接受土地,封馮亭為華陽君。可是沒有多久,趙國就大禍降臨,秦國看到即將到手的土地卻被趙國占領了,轉而來攻打趙國,趙國派出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去應戰,結果打了敗仗,秦國在長平之虎中消滅趙國士卒40多萬。

司馬遷在評價這件事時,認為平原君是壹個行為高出壹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卻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這個東西,能夠使聰明人沖昏頭腦,喪失理智,平原君貪圖馮亭的利誘,以致趙國在長平損失了40多萬人,幾乎連趙國的都城邯鄲也快失去了。

後來,人們用”利令智昏”來形容因貪利而失去了理智。

(12)葉公好龍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托仆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裏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經,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裏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13)賈人渡河

現代人看來,“商”和“賈”的語意無大差別,都是貿易的意思;但在古時候,“商”和“賈”在經營方式上卻有所不同,所謂少賣為“商”走賣為“賈”。從壹個地方買進,到另壹個地方賣出,用這種方式做生意的人叫賈人。

從前有個賈人,在河南辦了壹批貨,取水路販往外地銷售。船在河中順風行駛,忽然濃雲密布,狂風驟起,大雨傾盆,河水陡漲。賈人走出船倉查看貨物,壹股大浪襲向船頭,把賈人拍落水中。賈人在水中掙紮呼喊:“救命呀!”

壹個漁夫聽到喊聲,急急忙忙把船搖過來救人。賈人看到漁夫,大聲喊道:“快來救我,我給妳壹百兩白銀。”

漁夫把賈人救起來,送進船倉,賈人換好了衣服,拿出十兩銀子送給漁夫,說:“拿去吧,這十兩銀子夠妳辛苦半年了。”

漁夫不接銀子,看著賈人說:“剛才妳在水中許諾說給壹百兩銀子,而不是十兩。”

賈人滿臉不高興地說:“妳這人也太不知足了,妳壹天打魚能掙幾文錢?現在壹下子撈了十兩銀子,不少了。”

漁夫說:“事是這麽回事,理卻不是這個理。妳剛才不許諾給壹百兩銀子,我也會救妳壹命,但妳既然說給壹百兩,我希望妳不要失信。”

賈人搖搖頭,踱進船倉,不再理會漁夫,漁夫長長嘆口氣,回到漁船。

壹年後,賈人又辦了批貨,碰巧在河中與漁夫相遇。兩個人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手。賈人說:“我給了妳十兩銀子,妳為什麽不用來當本錢,做點小生意,何苦風裏雨裏掙這份辛苦錢?”

漁夫來不及答話,賈人的船觸上礁石,船倉進水,船漸漸下沈。賈人急得團團轉,大聲對漁夫說:“快來救我,這次我給妳三百兩銀子,保證不失信。”

漁夫搖櫓從賈人旁邊劃過去,回頭不緊不慢地說:“喊信得過妳的人來救命吧,我不要妳的銀子,可也不救妳這種無信無義人的命。”

很快,賈人隨著沈船在滔滔河水中消失了。

(14)居安思危

宋、齊等國聯合攻打鄭國,弱小的鄭國知道自己兵力不足,於是請晉國做中間人,希望宋、齊等國家能夠取消攻打的念頭。其他國家因為害怕強大的晉國,並不想得罪晉國,於是紛紛決定退兵。為了答謝晉國,於是鄭國國君就派人獻給晉國許多美女與貴重的珠寶作為賀禮。收到這份禮物之後,晉悼公十分高興,就將壹半的美女賞給這件事的大功臣魏絳。沒想到正直的魏絳壹口拒絕,並且勸晉悼公說:“現在晉國雖然很強大,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因此而大意,因為人在安全的時候,壹定要想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危險,這樣才會先做準備,以避免失敗和災禍的發生。”晉悼公聽完魏絳的話之後,知道他時時刻刻都牽掛國家與百姓的安危,從此對他更加敬重。

(15)改過自新

漢朝初期,有個著名的醫學家名叫淳於意。淳於意從小就喜愛醫藥,但因沒有名醫指導,醫術不高明。他給人家治病,開的處方往往不靈驗。到了他三十六歲的那年,才遇到了名醫陽慶,並拜陽慶為師。淳於意向陽慶學習了三年之後,醫術十分高明,替人治病,藥到病除。但他喜歡到處遊歷,當了太倉令後,就很少給人治病了,所以有病的人都怨恨他。

淳於意四十歲那年,有人向朝廷控告淳於意。朝廷命令把他押送到京城長安受刑。淳於意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她們得知後,誰也拿不出主意來。起程那天,五個女兒只會跟著淳於意走,邊走邊哭泣。淳於意本來就有氣,這時又聽到她們的哭聲,更加煩惱,於是開口就罵:「只恨我沒有壹個兒子,有了事情,只會哭泣,算我白養了妳們壹場。」幾個女兒任由父親責罵。唯有最小的女兒緹縈聽了十分傷心,她跪在父親的面前說:「我要隨父親到長安去,用我的身子去贖父親的罪過。」

淳於意忙搖搖手說:「從這裏到長安有千裏路,妳小小年紀,能走得到嗎﹖」幾個姐姐也勸她說:「小妹,妳壹個女孩兒家,在路上有許多不便之處。」緹縈說:「我對天發誓:即使受盡千般苦,也要到長安去,除非死在路上!」

大家見她態度堅決,勸說無用,只好隨她。

壹路上,緹縈忍受了千難萬苦,終於到了長安。

壹到長安,淳於意便被囚下獄,緹縈拼著性命,要上宮殿去見漢文帝。門吏不準她進,她就寫好壹封陳情書,交給門吏,懇求轉呈皇上。門吏被她的舉動感動了,果然將書信傳了上去。這封信說:「我父親淳於意做官,家鄉的百姓都稱贊他廉潔公平。如今他犯了法,要受刑; 我痛恨死去的人不能復生。雖然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罪過,想改過自新,也不可能了。我自願做官家的奴婢,來代替我父親受刑,給他壹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漢文帝看了緹縈的書信,為她的犧性精神所感動,免除了淳於意的刑不說,也沒有讓緹縈去當奴婢。他還下令說:「堯舜的時代刑罰很輕,而沒有人犯法。現在刑罰特別重,但犯罪卻止不了。這是什麽原因﹖很顯然是我們教育不夠。我十分自愧。現在有人犯了法,不教育就用刑罰,使他們想改過也不可能。我希望大家議出新的法來!」

改:改正。

自新:自已重新做人。

這句成語的意思:是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16)出爾反爾

“出爾反爾”這則成語的原意是妳怎樣對別人,別人也怎樣對妳。現用來形容壹個人言行前後矛盾,反復無常。“爾”指妳,“反”同返。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戰國時,有壹年鄒國與魯國發生了戰爭。鄒國吃敗仗,死傷了不少將士。鄒穆公很不高興,問孟子道:“在這次戰爭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殺死了三十三個,可是老百姓卻沒有壹個為他們去拼命的,他們眼看長官被殺,而不去營救,可恨得很。要是殺了這些人吧,他們人太多,殺也殺不完;要是不殺吧,卻又十分可恨。您說該怎麽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說:“記得有壹年鬧災荒,年老體弱的百姓餓死在山溝荒野之中,壯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糧倉還是滿滿的,國庫也很充足,管錢糧的官員並不把這嚴重的災情報告給您。他們高高在上,不關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殘害百姓。”

孟子在回顧了這辛酸的往事後,接著又說:“您記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說過的話嗎?他說,要警惕呀!妳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妳。如今百姓有了壹個報復的機會,就要用同樣的手段來對待那些長官了。” 孟子最後告訴鄒穆公說:“所以,大王不要去責怪他們、懲罰他們。如果實行仁政,您的百姓就會愛護他們的長官,並且願意為他們獻出生命。” 葉公好龍

有個叫葉公的人,他吹噓自己很喜歡龍,龍知道了,就去看他,可葉公壹見到龍就昏了過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壹昧吹噓自己害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