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民間故事

古代民間故事

壹 古代民間歷史故事有哪些

〈白蛇傳〉

〈孟copy姜女〉

〈梁山伯與祝英臺〉

〈牛郎織女〉

四大傳說內容均與愛情有關,且結局都帶有悲劇色彩,在中國家喻戶曉。《拉郎配》、《巧斷垂金扇》、《茶和鹽的故事》、《馬禮克和藍尼汗》、《地主和雇農的故事》、《畫中人》《望郎樹》、《五羊皮》、《十兄弟》《寶連燈》,

二 古代民間傳說

①大禹傳說。古代民間傳說。禹是傳說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業績是治水。古籍記載,相傳帝堯之時,發生洪水,帝命鯀去治理。鯀治水失敗,被殺於羽郊,其子禹繼承父業,經13年終於平復水患。後舜禪位於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傳說中還有他逐***工,殺相繇,以及應龍助其治水等情節。禹的傳說,原含有較多的神話因素,在長期流傳中,有關他的神話傳說被“歷史化”,出現了更多政治性活動的情節,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開會議事、賞功罰罪、求賢任能等,並為他制造了顯赫的家譜世系。這就使禹這個傳說人物逐漸脫離了本來面目,成為符合儒家觀念的帝王典範。然而,在人民中間,大禹仍然主要是壹位具有神異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關禹治水的傳說,常與地方景物相附合。如傳說他從泰山擔了99擔石頭築堰擋水,這些石頭後來變成山東的九節長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晉陽湖的傳說。這類傳說著重表現他不畏艱險、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以此教育後世。

②愚公移山傳說。古代民間傳說。據稱:古時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於門前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就立誌鏟平這兩座山。家人、鄰裏都來相助。他們終日劈山運土,往返於渤海和太行之間,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譏笑愚公“愚蠢”。愚公對智叟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們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動了上帝,上帝就派誇、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這個傳說包含著“有誌者事竟成”、人定勝天的思想。古今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都曾經運用這個傳說。 *** 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③魯班傳說。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間傳說。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的工匠,名公輸般。他技藝超群,又是魯國人,所以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魯班(般)”。古籍及壹些筆記和方誌中都有著錄。戰國時期本來是歷史人物的公輸般,在民間逐漸變為壹個傳說式人物。

魯班的傳說大致有兩類。壹類是講他發明創造的故事。另壹類是關於他修建各地著名橋梁、殿宇、寺廟等建築的故事。歷代工匠希望提高自己征服自然、改進工藝的能力,把魯班想象成具有神奇技藝和無窮智慧的技師。舊時代的木工、瓦工、石匠對魯班的敬仰還表現在他們的民俗活動中奉他為“祖師”建廟奉祀。魯班傳說在教育團結工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孟姜女傳說。古代民間傳說。這個傳說流傳至今2000余年,幾經演變,情節不斷豐富,主題也日益鮮明。孟姜女原型為春秋時齊國杞梁之妻,在《春秋左氏傳》中是壹個知禮的婦女形象。北齊屢築長城,徭役繁重,民間多征夫怨女。民眾將現實與秦代築長城的苦役相聯,使傳說變為反築城徭役主題的新形態。從此,杞梁由為齊國犧牲的戰將,變成被打殺的築城民夫,杞梁妻便成為尋夫認骨、哭倒長城的傳說人物。

明清以後的故事將孟姜女說成是葫蘆所生,由於葫蘆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因稱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長城後,秦始皇見其貌美,欲納為妃,並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個條件,披麻戴孝,手執喪杖,為杞梁發喪。最後,孟姜女投海而死。

近世孟姜女故事傳播的地域幾乎遍及全國,影響十分深遠,各地也出現不少異文。由於時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題及思想傾向也較復雜。

1928年,顧頡剛編著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出版。該文集是研究孟姜女傳說的專集。對這壹傳說歷史演變的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研究結論,迄今仍具有相當的科學價值。它在研究方法上,把歷史文獻與民間口頭傳說聯系起來,進行歷史和地理的比較,對中國後來的民間傳說與神話研究都產生過不小影響。

⑤牛郎織女傳說。牛郎和織女是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的。漢魏間,民間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間的看牛郎,織女則是天帝之女。織女與牛郎婚配,並生壹男壹女,最後王母將其捉回,在兩人之間劃成壹道天河,兩人只能靠鵲橋每年七夕相會。

牛郎織女傳說,千余年來家喻戶曉。它的源頭,從《詩經·小雅·大東》中可以看到。《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也有關於它的歌詠。這個故事在民間口頭上還生出許多變異的說法,有的與兩兄弟型故事結合,把牛郎說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與羽毛衣型故事結合,把織女說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訴牛郎藏匿織女衣服而成親,最後織女找到衣服飛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會織女。牛郎織女傳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活的藝術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為背景,通過牛郎與織女結合又離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會壹次的幻想情節,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關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劇。後世文人運用這個傳說題材寫成了《天河配》等戲曲,更擴大了它的影響。它與孟姜女傳說、白蛇傳說、梁祝傳說被稱為中國著名四大傳說。

⑥白蛇傳說。主要描述由白蛇所變的白娘子與青年許仙的戀愛婚姻悲劇。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在杭州西湖遇雨,許仙以傘相借,二人相識並定下姻緣。金山寺法海和尚見了許仙,說他面有妖氣,叫他在端午節讓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顯形,嚇死許仙。白娘子與小青盜仙草救活許仙,但法海又使夫妻分離。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後,始與許仙斷橋相遇,和好團圓。法海再度破壞,將白娘子鎮於雷峰塔下。

白蛇傳說最初起源於民間發現巨蟒的傳聞。並受到唐傳奇《白蛇記》的壹定影響。也吸收了壹些金山原有的僧龍鬥法傳說。《西湖三塔記》中進壹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梗概,故事被加上了人妖不可***居的色彩。明末馮夢龍所編的《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通俗小說,傾向也是如此。清代初年的《雷峰塔傳奇》,減弱了白蛇的妖氣,突出了她堅決追求自由愛情的勇敢性格。故事具有壹定的反封建意義。《義妖傳》和《白蛇寶卷》也表現了同壹傾向,其中法海成為惡勢力的代表。白蛇傳說進入戲曲以後,情節更為豐富,人物性格也更加豐滿。白蛇傳說從最初的雛形發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間文學自身的流傳變化,也接受了說唱、小說、寶卷、戲文等俗文學的影響。

⑦梁祝傳說。中國著名民間傳說。故事表現壹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最早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誌》。晚唐張讀的《宣室誌》記載了這個故事的全貌,名為《義婦冢》。其基本情節是:英臺,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明代馮夢龍輯的短篇平話集《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入話”列舉的幾個女扮男裝的傳說中也有梁祝故事。傳說除話本講述外,還被編為戲曲。經過話本、戲曲再創作,增加了反封建的意義。梁祝傳說取材於現實生活,又有傳奇色彩,悲劇的結局與理想化的結尾達到和諧的統壹。它揭露了封建包辦婚姻的罪惡,歌頌了純潔自由的愛情。梁祝故事從女扮男裝開始,到後來的反封建主題,是壹個重要發展。傳說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強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愛。

⑧劉三姐傳說。中國壯族的民間傳說。相傳桂西宜山地區下梘河中梘村,有壹排行第三的劉姓女子,因名劉三姐,三姐系黃鶯投胎,喜唱山歌。遠近青年與之對歌,無能勝者。青年李示田,勤勞樸實,要求向三姐學歌。財主莫懷仁,見三姐貌美善歌,欲納為妾,雇人與三姐對歌,為三姐所敗。此時,李示田已學得壹口好歌,常與三姐對唱。莫懷仁懷恨在心。最後使三姐墜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與李示田對歌,連唱3天3夜,飄然逸去。後又在桂林七星巖對歌,連唱7天7夜,變為壹對黃鶯飛去。

劉三姐傳說充分體現了壯族人民的思想、願望和創作才能。它對中國南方各民族社會風俗史和民間文藝學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⑨地方風物傳說。指關於某壹地區山川、風物等的解釋性傳說。基本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對於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來歷、特征、命名原因等,給以說明解釋。它經常把風物介紹、故事、說明解釋3種成分結合在壹起。

中國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築、地方特產和風俗等等都有生動的傳說故事予以解說。地方風物傳說中包含著大量關於特定風物、山川、建築、特產、民俗等的知識,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也十分廣泛。它表現人民征服自然、改變山河面貌的艱苦鬥爭,表現過去人民在統治階級壓迫下的苦難生活和各種形式的反抗。人民群眾在地方傳說中借風物抒發自己的悲歡,表現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貞的愛情。

地方風物傳說中有大量作品是運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變化的手法而創作的。它還以敘述現實生活的創作方法,引人入勝。地方風物傳說地方性十分明顯,很多傳說僅僅為某壹地方所特有,但有些故事卻廣泛流傳。

地方風物傳說有許多作品是把歷史人物和神話人物的故事地方化,有時也使用寓言的手法把山川擬人化,或把壹般民間故事落實到特定的地方風物上,形成多姿多態而又獨具特色的民間傳說的壹個品種。

⑩ 反帝傳說。 指中國近代反對列強侵略的傳說。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屢遭列強侵略,中國人民多次進行反侵略戰爭。這期間,人民群眾中產生了很多以反對列強侵略為主題的傳說故事,統稱反帝傳說。

反帝傳說可分兩類:第壹類直接取材於歷次反侵略戰爭。如《義和團的誌氣永不滅》、《楊司令智取通化》等。第二類不直接反映某次具體的戰爭,而廣泛地揭露侵略者的掠奪活動。大多以外國侵略者盜寶為中心事件,如《金鳳凰》、《盜不走的寶船》等。

反帝傳說主要歌頌抗敵英雄,包括知名歷史人物和普通群眾的勇敢和機智,有的故事雖然講到某種實物、山水,或從某次戰爭取材,甚至講某個真實人物的戰鬥故事,但故事情節並非全是史實,第二類故事想象的成分更大。此類傳說的歷史價值,主要在於它表現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的堅強意誌和抗擊外敵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 古代的民間故事

四大名間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

牛郎織女(當然,妳不要)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臺版

其他:

<八仙過海權>

《天仙配》

《女媧補天》

《牛郎和織女》

《嫦娥奔月》

《張良納履》

《蕭何月下追韓信》

《指鹿為馬》

《將相和》

《珍珠翡翠白玉湯》

四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有《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

五 有哪些中國古代民間傳說故事

1、牛郎織女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裏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幹很多的活。

壹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壹起下凡遊戲,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壹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王母娘娘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拉著自己的兒女,壹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壹揮,壹道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

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2、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之夜,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墻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裏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長城下撕心裂肺地痛哭,三日三夜不止,長城為之崩裂,露出範喜良屍骸,孟姜女在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與祝英臺

祝員外之女英臺女扮男裝去萬松書院求學,途遇梁山伯,壹見如故,結拜為兄弟。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臺女兒身,英臺因接到家信促其速歸不便明言,將白玉扇墜請師母轉交山伯, *** 情信物。

山伯知情後,趕去祝家,英臺已許配給馬文才,她至死不從,山伯氣急病亡。馬家來娶親,英臺渾身縞素,經山伯墓前,墳墓爆裂,她躍入墳中,墓復合攏,梁祝化為蝴蝶。

4、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天氣異常炎熱,後羿壹氣射下九個多余的太陽,深受人民的愛戴。後來,後羿娶了嫦娥。壹天,後羿向王母求得壹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後羿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不料被蓬蒙知道了。

壹天,後羿外出,蓬蒙就借此機會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無奈,只好將藥吞下,她立刻飄出門外,飛上了月宮。後羿知道後,痛苦不已,只好遙祭月宮中的妻子,百姓知道後,也***同為嫦娥祈求平安。

5、後羿射日

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兄弟,玉帝壹天派壹個上天工作.壹天,幺弟頑皮遊說哥哥們壹同上天.人們在十個太陽的暴曬下叫苦連天、死傷無數。叫後羿的獵人不忍大家被太陽們戲弄,彎弓搭箭射下九個,最後天上只剩下壹個太陽,使溫度適宜人們居住。

六 古代民間故事

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黃河是壹匹很難馴服的野馬,它任意奔流,好像壹個齜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著萬頃良田。咬嚙著千萬重山,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只能在山尖、溝底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那時候,寧夏不是壹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疊,溝壑縱橫,沒有壹塊平坦坦的田地,也沒有壹塊田能灌上黃河水。

傳說,牛首山上住著幾戶回回和漢人,他們人老幾輩在山底挑水,在山頭上種地。老老小小忙個不停,卻吃不飽,穿不曖,天長日久,誰也 受不了這種折磨。

有壹年,壹個七十開外的老回回,名叫爾德,在山上開了壹個瓜果園,種了些黃瓜。他每天起早貪黑,到黃河裏去挑水澆黃瓜,肩膀壓腫了,腳底起皮了,精心地務育著黃瓜,黃長得又嫩又甜。

這壹天爾德老漢累了,躺在菜園門上睡著了。

他剛睡熟,就夢見天空飄來壹朵白雲,漸漸地,那白雲變成了壹個白胡子阿訇,抖動著銀色的胡須,對爾德老說:“今天有兩場大風,妳要註意。中午是壹場黃風,能把黃瓜吹蔫;後晌有壹場黑風,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風,妳都不要把黃瓜摘下來。

爾德老漢驚醒壹看,不見了白胡子阿訇,卻見北面黃風彌天蓋地,霎時刮到牛首山來了。爾德老漢細細瞅著黃瓜,果然壹個個蔫了,他心裏非常難過,壹年的血汗白費了,可壹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話,就沒有動。

到了後晌,壹股黑風過,吹得山搖地動,樹葉落下壹層又壹層。爾德老漢壹看,黃瓜快要落地,他氣得摘掉了壹個又蔫又小的黃瓜使勁扔進了黃河。黃河馬上斷了壹條線。像神仙用刀切過壹樣,清清楚楚地看見了河底,爾德老漢往下猛撲時,河水“嘩”地壹下又並攏了。老漢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亂舞,暈暈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這時,爾德老漢又聽見那位白胡子阿訇說“這黃瓜就是征服黃河的鑰匙,它可以叫黃河斷流,也可叫黃河聽人的話。可現在黃河叫黃風和黑風這兩個伊比利斯折騰苦了。妳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妳再種壹園子黃瓜,黃瓜熟了的時候,妳揀最大的壹個扔進黃河裏。那時,妳走進河底洞裏,珠寶由妳挑,糧種由妳拿,還有壹把寶劍可以斬龍殺妖,馴服黃河,妳指哪裏,黃河水就流向哪裏。”

第二年,勤勞的爾德老漢又種了壹園子黃瓜,他不怕路遠,不惜流汗,從黃河裏挑水澆瓜。工夫不負苦心人,最後,園子裏結了壹個三尺長的黃瓜,長得像壹把鑰匙。老漢高興地日夜睡在瓜園裏,壹直等到瓜熟。

這壹天,天氣晴得沒壹點子雲彩。爾德老漢把那三尺長的黃瓜摘下來,念了個“太斯米”,扔進黃河裏。這時只聽黃河壹聲咆哮,裂開了壹條長縫河底的石頭都看得清清楚楚。爾德老漢下到河底,見靠著河岸有個洞,洞裏珍珠瑪瑙應有盡有。老漢拿了些,剛往出走時,聽得壹陣暴風狂吼,壹時河面上波濤滾滾,壹浪高過壹浪。爾德老漢拿起寶劍向那黑旋風和黃旋風左右猛劈幾十劍。壹會兒,黑風和黃風吹出天邊去了。

這時,黃河的斷縫漸漸地合嚴。爾德老漢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囑咐,這寶劍可以征服黃河,他心裏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滿溝壕,淤平山梁。老漢手持兩把寶劍,向黃河猛劈下去,黃河的水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壹道長城,只是節節升高,遠遠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後,南至六盤山,西至賀蘭山,到處都是水,只留下幾個山尖尖。爾德老漢這才抽出寶劍,叫黃河水向前流去。

從此以後,山大溝深的寧夏,變成了壹馬平川,居住在黃河兩岸的回漢人民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開渠造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