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shí liù dònɡ tiān
道家稱神仙居住人間的三十六處名山洞府 。
除了將宇宙整體分成三十六層天以及無盡宇宙空間之外,道家還詳細描述了和地球空間相連的各個空間,這就是洞天福地。
所謂洞天福地,主要是指大天之內的道教神聖空間。它所涵括的地域有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島等,具體說來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五鎮海瀆、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以及十洲三島,無盡虛空宇宙。 洞天福地理論是道教宇宙論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內涵用現代語言可以解釋如下:在我們人類棲居的以宇宙為中心的居留空間中(即所謂的“大天世界”)還並存著三十六所相對隔絕、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處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這些洞天福地入口大多位於中國境內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間,它們通連貫通通達上天,構成壹個特殊的世界。其中棲息著仙靈或避世人群。 按照道教的解釋,洞天福地世界與我們所處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組成因素。由於洞天福地位於大天世界的空間中,因而它們與我們的世界就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例如世人有時誤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時也造訪人間)。同時又由於它們存在的相對隔絕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獨特的時空構造。壹般而言,洞天世界對世人是不敞開的,它們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隱秘性。從功能方面看,除少數避世型洞天外,洞天福地可以視為道士在達到終極解脫目標前的修煉場所;從起源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論的產生與形成應與史前期及文明初期中國古代先民的山居習性有密切關系。對此,我們只要考慮“石室”、“洞窟”在前道教時期和道教產生初期曾經充當過修道之士的基本居留場所就可明白。從宇宙論、存在論的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論反映了道士們觀照天、地、人、物的獨特視角,其中所隱含的天觀、地觀、人觀、物觀都是意味深長、發人深省的。它與我們通常看待存在、非存在、虛無、實體的看法都不相同,乃是以壹種環環相套的圈層宇宙構成論為背景來解釋天、地、人、物的存在形式。這與道教的根本道論有著內在的壹致性。 中國有許多論述洞天福地的古籍,其中《正統道藏》收錄最多。對洞天概念的最好解釋見於早期上清系經典《紫陽真人內傳》。其雲:“天無謂之空,山無謂之洞,人無謂之房也。山腹中空虛,是謂洞庭;人頭中空虛,是謂洞房。是以真人處天處山處人,入無間,以黍米容蓬萊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載焉。”依此所解則“洞天”實有廣、狹二義。廣義的洞天包括天空(天無)、山洞(山無)及洞房(頭空)。此解釋清楚地表明了道家的宇宙觀:宇宙由多層空間組成,宇宙中的時間、空間都是相對的,有中存無、無中生有、大中有小、小亦含大。
第壹霍桐山洞,周回三千裏,名霍林洞天,在寧德長溪縣,屬仙人王緯玄治之;
第二東嶽泰山洞,周回壹千裏,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幹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第三南嶽衡山洞,周回七百裏,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
第四西嶽華山洞,周回三百裏,名曰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第五北嶽常山洞,周回三千裏,名曰玄天,在恒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第六中嶽嵩山洞,周回三千裏,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鄧雲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周回三百裏,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真人唐覽治之;
第八廬山洞,周回壹百八十裏,名曰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周回壹百八十裏,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會稽山洞,周回三百五十裏,名曰極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第十壹太白山洞,周回五百裏,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長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周回三百裏,名曰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溈山洞,周回三百裏,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潛山洞,周回八十裏,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周回七十裏,名曰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周回壹百二十裏,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第十七笥山洞,周回壹百二十裏,名曰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鸞主之;
第十八華蓋山洞,周回四十裏,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平公修治之;
第十九蓋竹山洞,周回八十裏,名曰長耀寶光天,在臺州臨海市南,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嶠山洞,周回壹百八十裏,名曰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仙人劉根治之;
第二十壹白石山洞,周回七十裏,名曰秀樂長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雲和州含山縣,是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漏山洞,周回四十裏,名曰玉闕寶圭天,在亢州北流縣,屬仙人錢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周回三千裏,名曰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周回壹百五十裏,名曰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劉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周回壹百八十裏,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今湖南平江縣南江鎮),屬陳真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周回壹百裏,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裏,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周回三百裏,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周回壹百五十裏,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周回三百裏,名曰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雲縣,屬趙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裏,名曰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壹鐘山洞,周回壹百裏,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周回三十裏,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屬李治之;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周回八十裏,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壹百裏,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余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周回七十裏,名曰白馬玄光天,在朗州武陵縣,屬謝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周回五十裏,名曰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