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在公元前三世紀,我國已有關於癭病的記載。戰國時期的《莊子·德充符》即有“癭”的病名。而《呂氏春秋·季春紀》所說的“輕水所,多禿與癭人”不僅記載了癭病的存在,而且觀察到癭的發病與地理環境密切有關。
2.《諸病源候論·癭候》認為“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指出癭病的病因主要是情誌內傷及水土因素。
3.《千金要方》及《外臺秘要》記載了數十個治療癭病的方劑,其中常用的藥物有海藻、昆布、羊靨、鹿靨等藥,表明此時對含碘藥物及用甲狀腺作臟器療法已有相當認識。
4.《聖濟總錄·癭瘤門》從病因的角度對癭病進行了分類,“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是為五癭。石與泥則因山水飲食而得之;憂、勞、氣則本於七情”。
5.《三因極壹病證方論·癭瘤證治》主要根據癭病局部證候的不同,提出了癭病的另外壹種分類法:“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皮色不變,即名肉癭;筋脈露結者,名筋癭;赤脈交絡者,名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氣癭。”並謂“五癭皆不可妄決破,決破則膿血崩潰,多致夭枉。”其對本病的分類更切合臨床實際,治療以內服藥物為主,不可輕易施以刀針。
6.《本草綱目》明確指出黃藥子有“涼血降火,消癭解毒”的功效,並記載了在用黃藥子酒治療癭病時,“常把鏡自照,覺消即停飲”及“以線逐日度之,乃知其效也”的觀察療效的方法。
7.《外科正宗·癭瘤論》認為“夫人生癭瘤之癥,非陰陽正氣結腫,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指出癭瘤主要由氣、痰、瘀壅結而成,發展了本病的病機,采用的主要治法是“行散氣血”、“行痰順氣”、“活血散堅”,該書所載的海藻玉壺湯等方,至今仍為臨床所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