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送東陽馬生序課下註解

送東陽馬生序課下註解

送東陽馬生序課下註解:

東陽:今浙江東陽縣,當時與潛溪同屬金華府。馬生:姓馬的太學生,即文中的馬君則。序:文體名,有書序、贈序二種,本篇為贈序。

余:我。嗜(shì)學:愛好讀書。

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讀書。弗,不。之,指代抄書。

走:跑,這裏意為“趕快”。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既:已經,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歲時,舉行加冠(束發戴帽)儀式,表示已成年。

聖賢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統。宋濂是壹個主張仁義道德的理學家,所以十分推崇它。

碩(shuò)師:學問淵博的老師。遊:交遊。

嘗:曾。趨:奔赴。

鄉之先達:當地在道德學問上有名望的前輩。這裏指浦江的柳貫、義烏的黃溍等古文家。執經叩問:攜帶經書去請教。

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言辭和臉色。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叱(chì)(咄duō):訓斥,呵責。

俟(sì):等待。忻(xīn):同“欣”。

卒:終於。

篋(qiè):箱子。曳屣(yè xǐ):拖著鞋子。

窮冬:隆冬。

皸(jūn)裂:皮膚因寒冷幹燥而開裂。

僵勁:僵硬。

媵人:陪嫁的女子。這裏指女仆。持湯沃灌:指拿熱水喝或拿熱水浸洗。湯:熱水。沃灌:澆水洗。

衾(qīn):被子。

逆旅:旅店。

日再食:每日兩餐。

被(pī)綺繡:穿著華麗的綢緞衣服。被,同“披”。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朱纓寶飾:紅穗子上穿有珠子等裝飾品。

腰白玉之環:腰間懸著白玉圈。

容臭:香袋子。臭(xiù):氣味,這裏指香氣。

燁(yè頁)然:光采照人的樣子。

缊(yùn)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

耄(mào)老:年老。八九十歲的人稱耄。宋濂此時已六十九歲。

幸預:有幸參與。君子指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

綴:這裏意為“跟隨”。

謬稱:不恰當地贊許。這是作者的謙詞。

諸生:指太學生。太學:明代中央政府設立的教育士人的學校,稱作太學或國子監。

縣官:這裏指朝廷。廩(lǐn)稍:當時政府免費供給的俸糧稱“廩”或“稍”。

裘(qiú):皮衣。葛:夏布衣服。遺(wèi):贈,這裏指接濟。

司業、博士:分別為太學的次長官和教授。

非天質之卑:如果不是由於天資太低下。

流輩:同輩。

朝:舊時臣下朝見君主。宋濂寫此文時,正值他從家鄉到京城應天(南京)見朱元璋。

以鄉人子:以同鄉之子的身份。謁(yè):拜見。

撰(zhuàn):同“撰”,寫。長書:長信。贄(zhì):古時初次拜見時所贈的禮物。

夷:平易。

歸見:回家探望。

“謂余”二句:認為我是在勉勵同鄉人努力學習,這是說到了我的本意。

詆(dǐ):毀謗。際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賞識重用。驕鄉人:對同鄉驕傲。

送東陽馬生序翻譯:

我年輕時就愛好讀書。因為家裏貧窮,所以沒有辦法買書來看,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親手抄錄,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冬天天氣十分寒冷,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懈怠。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就能夠廣泛地閱讀很多書。

到了成年以後,我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交往求教,曾經跑到百裏以外。

我站著陪伴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臉色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壹句話解釋;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學識。

當我跟從老師學習時,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巨谷中,隆冬刮著凜冽的寒風,大雪深達數尺,腳上的皮膚因寒冷幹燥而開裂卻不知道。到了學舍,四肢凍僵得不能動彈,仆人用熱水澆洗(我的手腳),拿被子圍蓋(我),過很久才暖和過來。

住在旅館裏,主人每天只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的同學們都穿著繡花的絲綢衣服,戴著紅纓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上掛白玉環,左邊佩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宛如神人。

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壹點也沒有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大概我的勤奮而且艱苦就像這樣。

現在我雖已年老,沒有什麽成就,但所幸還得以置身於君子的行列中,承受著天子的恩寵榮耀,追隨在公卿之後,每天陪侍著皇上,聽候詢問,天底下也不適當地稱頌自己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這些學生在太學裏學習,政府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冬服夏裝,(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而不告訴,求知而得不到的。

送東陽馬生序原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百裏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壹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yīng)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 ?

此文出自明代·文學家·宋濂所寫的《送東陽馬生序》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壹個由漢族建立的大壹統王朝,***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歷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歷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占臺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作者簡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謚號文憲。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漢族。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

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為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