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詩三百》
《詩經》是產生於中國先秦時代的壹部古書,但在當時壹些文獻提到它時,只稱它為《詩》或《詩三百》,並未見《詩經》的名稱。稱它作《詩三百》,是就它的篇數說的。但若把全書逐篇數壹下,實際***有305篇詩,那麼《詩三百》的名稱,實際上是就詩篇的約數說的。
從詩到經但後來為什麼又出現了《詩經》這個名稱呢?據考察,這名稱是從漢代開始的。先秦儒家孔子是個大教育家,對《詩三百》這部詩集非常重視,曾經用它作教材來教學生,又對這部書說過很多評價很高的話。這樣,《詩三百》這部作品,就與孔子關系密切起來。到了漢武帝時代,為了統壹思想,便擡高孔子的地位,實行「獨尊儒術」的政策,把儒家看作至高無上,於是就把《詩三百》列為儒家的五部經典 之壹,從此就有了《詩經》這個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