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
解釋: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為治。”
那天,壹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盡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嚇得不寒而栗。
語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想到、聽到或見到令人恐懼不安的事
擴展資料壹、不寒而栗的近義詞: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
解釋: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秦王聽了這個事情,覺得汗毛豎起,脊梁骨發冷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十分恐懼
近義詞膽寒發豎、膽戰心驚、不寒而栗、驚心動魄、骨寒毛豎、毛骨竦然、心驚肉跳、毛發聳然、毛骨聳然、心驚膽跳
反義詞鎮定自若、無所畏懼、面不改容、面無懼色
二、不寒而栗的反義詞:無所畏懼
無所畏懼
解釋:畏懼:害怕。什麽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自:毛澤東《在中國***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了達到建設新中國的目的,對於什麽困難我們***產黨人也是無所畏懼。”
近義詞萬夫不當、見義勇為、馬不停蹄、初生之犢不畏虎、淩霜傲雪、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無私無畏、無所畏忌、初生牛犢不怕虎、傲雪淩霜、所向無敵、傲雪欺霜、面不改容
反義詞毛骨悚然、膽小如鼠、畏首畏尾、不可終日、謹小慎微、投鼠忌器、惶惶不可終日、躊躇不前、望而卻步、皇皇不可終日、望而生畏、毛骨竦然、不寒而栗、畏葸不前、毛骨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