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劉、歐、劉都是唐代的書法家,是楷書的全盛時期。有很多書法家擅長楷書。這三位書法家可以說是唐代楷書的代表。雖然風格各異,各有特色,但其楷書規整嚴謹,適合初學者進行結構和筆法的基礎訓練。元代趙孟頫的書法追求晉唐人的筆法,結構緊湊,風格嫵媚,也很受人們的喜愛。
初唐書法家歐陽詢以擅長楷書而聞名。《舊唐書》曰:“打聽王羲之初學之書,後漸改其筆法,筆法險勁,壹時壹絕,人有其信,或以為典範。”說明到了唐朝,他以字為範本學習。歐式結體利用側靠,即筆畫安排右肩微微上擡,筆畫很近,很危險。所謂奇險,即點的筆畫、長短、粗細、虛實的變化既巧妙又恰到好處,稍有變化就會破壞其整體性。筆法以方筆為主,轉折突兀,棱角分明,筆力強勁。形成壹種結構嚴密、筆觸有力、高度莊重的危險風格。這個適合練基本功。但也正是因為他的結構和筆法嚴密而危險,所以很難改變這種風格。他的楷書作品以《九成宮醴泉銘》最為著名。此外,花都寺碑、皇甫炎碑、愚公公碑也可暫寫。
顏真卿是唐代最有創造力的書法家。他留下了20多塊楷書碑,展示了他不斷探索和改變書法風格的過程。晏子結構扁平,從正面看人,豐滿得像壹個坐在險境中的山東漢子,這是隸書正面結構的特點。筆畫對稱均勻,橫輕豎重,盒的兩豎筆寫成圓弧形,就像兩個向外的弓。筆法以圓筆為主,柔中帶剛。所謂棉包鐵。轉折主要是圓筆不出,橫畫壹般是反平的,停筆時很少露出。形成雄偉壯麗的風格。學習顏字,第壹,註意結構,不要寫得松散;第二,不僅要註意筆畫的豐富,還要註意表現肌肉的內在力量。他的許多石碑被保存下來,如早期的多寶塔碑,後期的李延青碑和嚴家廟碑。前者自身風格不明顯,後兩座碑自身風格成熟。此外還有東方畫片佩,八官亭報德,麻姑仙壇,中興頌。雖然每個碑的風格略有不同,但整體風格是壹樣的。
劉公權是晚唐時期的書法家,他的書法在當時非常有名。《舊唐書》稱其書為“上渡西明寺金剛經碑,有鐘(之)、王()歐()石楠、陸(柬之)之風”,並稱其書法“風姿綽約,自成壹家”。可見其書法早期受二王書法派影響,後自成壹家。宋·姜夔《續書譜》說:“之筆法異於古人,評二家,是書法之變之壹。“這說明顏、劉在組合和筆法上都不同於歷史上的二王學派,有所變化和創新。與顏姝相比,劉舒的側部結構略顯古怪,右肩上翹,左緊右舒,但不明顯,大體平衡。結構中宮(指筆畫的中心部分)緊繃,四肢舒展,上下左右的點向外伸展,而中心,也就是支撐字重心的穩定部分,繃得極緊。筆法采用方圓的組合,橫畫反成橫畫,收筆停頓下按,有蠶頭燕尾之勢。用筆粗,二號箱豎畫受顏字影響略彎。除了壹些橫畫和長筆畫,其他筆畫都比較對稱。
總的來說,柳字受顏字影響,但沒有顏字厚重。比顏字更強更雄渾,給人壹種親近的美感,體現了所謂“六谷”的精神。劉舒寫得轟轟烈烈,橫、豎、鉤、撇、按,有自己的壹套進筆、轉筆、接筆的程序。他的楷書銘文有十余種,包括早年在敦煌出土、現流傳法國的《金剛經》,後期作品有《神秘塔》、《神策軍碑》等。這些碑文最能體現劉舒的特色,是學習劉舒的最佳範本。其他作品拓本破損較大,不便研究。
趙孟頫是元代的壹位大師。歷史上說他是書法、書法、書法、草書的佼佼者,尤其是近代,小楷。趙書在初學,在王羲之和中學,在(雍)晚生。基本上他是二王書法派。結是橫的,左緊右舒,右肩擡高。橫畫時,筆畫順平,末端停頓。有時,使用書法風格,並使用方筆。Gui的角度很明顯,筆畫相當的輕和重。壹般筆觸厚重,筆觸嫻熟,有壹種優雅迷人的味道。學習趙子很容易讓人喜歡,因為他的結構很美,但他的骨骼力量很弱。他的楷書作品很多,如《丹巴皇帝碑》、《三重門書》(墨書)、《祈福神觀》、《虎丘龍禪師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