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臺,又稱餵食臺、餵食臺、出生臺、健康臺等。,俗稱石佛柱。“布施”的故事起源於佛教,後來廣泛流傳到亞洲的佛教寺廟。在大殿外設立壹個石柱,壹個平臺,或壹個食物盤,用來放置祝福的食物,水和熏香,以給鬼神提供食物。至今還能看到臺灣省內很多著名的寺廟。
根據中國歷史上最完整的佛教百科史書《1269》中宋朝誌大師所寫的關於吃的佛教典故,詳細來說,吃的原因有兩個:第壹,根據涅槃經,從根本上來說,萬物各有各的部分。兩個都喜歡吐槽人肉,都是害人的生物。在受到佛陀的開導後,他們得到了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佛陀囑咐他的弟子遵守戒律,給予食物和飲料,並讓他們忍受饑餓。第二,根據《救焰口餓鬼大羅經》等經典,阿難想救名為“焰口”的餓鬼,或者說是看似自然的餓鬼,向佛祖求法將其拉出來。佛陀傳授了“無限野草優於光明中的奇妙力量”的咒文,念誦此咒文時,可以給無限餓鬼和神仙各種飲食,讓餓鬼脫離苦海,在天堂生活。並且可以增加接受者和福特的壽命。後者既是佛教也是道教。
因為賜食之風,在唐代開始流行,道教也發展出了賜食焚口的儀式。佛教和道教都歡迎食物(用壹個四方形的大木盤盛很多飯,供養三界和神靈;迎賓,測器之名,古稱十鬥,今讓五鬥),布施鬼神。現在農歷七月,兩個寺廟也都舉行普渡祈禱,設齋送飯,慈悲救死。
在現代佛教寺廟的日常吃飯儀式中,早、中、晚三節課,佛像前都要裝壹個“飯”,由壹個法師負責吃飯。吃飯的時候,背誦大道理,“吃”。壹般用右手取七粒米或壹個指節長的面,放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上,然後紮上手印祝福。出了廟,在施粥所前,賦詩壹首。藻齋堅持道:“神力不可思議,慈悲無障礙,十方七粒無處不在,布施周邊沙界。”()中午讀道:“大鵬金翅鳥,曠野多鬼神,羅剎鬼母,滿甘露。然後把食物放在食桌上,同時觀想七粒米或面,化為無量寶,布施供養法界眾生,使其飽足。
餐桌的造型和材質各種各樣,造型也沒有固定的法律體系。大部分是建築,常見的石頭,木刻。高度至少在100厘米以上,常見的有:圓形長柱、四棱柱、八角柱等不同形狀。石柱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常見蓮花形平臺,中部常見石柱。柱子上常刻有吃飯表,或與吃飯儀式有關的佛號或文字,如七如來(南無寶佛、南無寶佛、南無妙身佛、南無寬身佛、南無畏佛、南無甘露王佛、南無阿彌陀佛)。壹些大石柱上甚至刻有七尊佛像或其他吉祥圖案。蓮花常用作下半部的底座。有的在柱子中間,雕刻陽臺欄桿,或者在底部加方形臺階。最重要的是石柱上方或中間有壹塊平整的地方,可以平放壹些食物。有的還設有可以插香、燒香的地方,還可以看到香容器、香架或香托。
現代或城市化的佛教寺院或道場,有時會在墻上放置壹個小平臺,或在入口外面放置壹個L形的鐵板、木板或食物托盤,並放置在人們胸部的高度,供陳方餵食。除了設在佛寺的正殿,根據佛經記載,還可以在人煙稀少或僻靜的地方設桌供食,布施十神、蟲、鳥、獸。
壹般民間寺廟裏的石佛柱往往被龍占據,或者與神仙有關的雕塑。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跡的新竹金山寺,建於清鹹豐十年(1860)。在正殿外的左肩柱前,壹根八角形石柱立在拜廊旁,高111.3厘米,長12厘米。八角柱上雕刻著美麗的蓮花。
臺灣省東北角的仁和宮,建於清宣宗道光初年(約1821—1850)。廟門外的龍柱前,還有壹個石雕餐桌,上面可以看到昭和15 (1940)。臺北覃健古寺、板橋雲傑寺等建於清代的古寺,也可見有數百年歷史的石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