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雲南省西南民族聯合大學的吳乃孫在哪裏?拜托,各位,3Q

雲南省西南民族聯合大學的吳乃孫在哪裏?拜托,各位,3Q

吳乃孫,筆名路橋,英文名Nelson Ikon Wu (Ikon是他的昵稱音譯)。他是壹位左手寫詩,右手寫論文,集理性研究和感性創作於壹體的作家學者。他是中國著名的藝術史教授,被列入美國名人錄和世界名人錄。富布賴特和古根海姆研究員,曾獲得富布賴特和古根海姆獎,被授予愛德華·莫林科德優秀學校教授稱號,退休時獲得傑出特別終身教授稱號。1998年,華盛頓大學和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聯合設立了“吳乃孫學術講座”,以表彰他的學術成就。在中國文壇,他是著名作家,著有《未央歌》、《人子》等暢銷書。很多人認為《未央歌》中的人物和情節脫離現實。但《未央歌》中那些純真善良樂觀自信認為無難事的人物,對吳乃孫來說,並不是虛構的。縱觀他的壹生,吳娜孫本人就是未央歌走出來的人物。西南民族聯合大學著名教授吳乃蓀,祖籍福建福州,應該是福建人。推薦以下關於吳娜孫的資料,供朋友們參考!1919年6月9日,吳乃蓀出生於元明清舊都、文化中心北平。壹個月前,北平學生抗議法國巴黎召開和會,決定將壹戰前德國在山東的壹切權益交給日本,但北洋政府準備簽訂和約,從而掀起了五四運動。許多知識分子大力提倡新文化運動,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很多西方的政治哲學,如無政府主義、* * *產品主義等,也在中國的知識界傳播開來,這對中國來說是壹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這年10月,孫中山將中國革命黨改為中國國民黨。在政治和文化上,這是動蕩的壹年。吳乃蓀祖籍福建福州(閩侯)。吳家是福州的官宦之家,文風濃厚。從乾隆到光緒壹百多年,十壹個舉人,三個進士。吳訥孫的祖父昌Ne-bottle),光緒(1889年)科舉,曾任山東威縣知縣。Ne-sun的名字來源於他祖父的名字——Ne-bottle的孫子。父親陳是舊體詩的好作家。北大畢業後出國留學,精通外語。我雖然學的是采礦,但當時身處動蕩之中,沒能學以致用。我幾次被政府派去做外交。20世紀30年代末,任駐布拉格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總領事,1965年8月在北京逝世。吳給生了九個孩子,但只有三男三女長大。東北孫吉星,哥哥孫偉,哥哥孫喆,二姐是畫家吳永祥。和傳統的家庭壹樣,吳家也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就請名師在家裏教孩子中國古籍。父母的家教也很嚴格,要求吃飯時碗裏壹粒米不剩(《城市之家》P.142)。所以,雖然在壹個新舊交替,白話文逐漸被文言文取代的時代,但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吳乃孫壹直深受其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傳統農民節儉的影響。雖然從26歲赴美留學至今,他已經在美國生活了50多年,但他始終保持著壹個中國傳統學者的情操和習慣。1926年吳乃蓀六歲時,隨母親到福州老家探親。因為他說的是北方普通話,福州老家人說的話他壹句都聽不懂。在那裏呆了幾個月後,北伐革命軍逼近福州。當時,他的祖父剛剛去世,他的父親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擔任外交部駐湖北談判代表,決定在漢口接受俄租界,並擔任特區行政公署首任署長,當時正在湖北工作。於是奶奶和全家上下商量了壹下,壹致同意家裏的命根子——Ne孫三兄弟,由壹位家庭教師接回鄉下暫時棲身。在農村,孩子們被當地美麗的風俗所吸引,整天在鄉下玩耍。這年12月,革命軍來到農村,村民們舉行了歡迎會。這是吳乃蓀第壹次看到藍天白旗(《城隍居》P.231)。沒過多久,父親寫信要求全家去天津。船過山東煙臺,水兵們趕緊把藍天白旗換成五色旗。原來他們看到北洋政府管轄的藍天白旗就會開火。壹路海中無大風浪,人間有巨浪。雖然南北內戰並沒有阻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在回憶這壹事件時,他說:“中國文化的特點是政權連分裂國家都無能為力,人們的理想是相互承認與和平。帝力和我之間有什麽?”(《城宅》第233頁)吳從小就有“無黨為友,不可忍氣吞聲而哭”的觀念,對政黨也沒有什麽好印象。1944年吳獲準自費出國留學後,出國前赴重慶受訓。他是第31期中央培訓班第六中隊的隊長。訓練中,隊官要求學員入黨,但只有三個人拒絕,其中壹個就是吳娜孫。到天津後,吳乃蓀立即去了漢口,但沒住多久就回天津了。1927年在天津上學,1930年在天津公學跳級,1931年轉入天津南開中學。他於1936年畢業,是這壹屆最年輕的學生。他獲得了獎學金,並提交給燕京大學。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不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而是通過留學德國來培養人格。讀書人的胸懷,是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繼往開來,創造永恒的和平。西方教育思想傳入後,西方的職業教育給了中國人學什麽、專攻什麽的觀念。吳乃蓀小時候大家的教育觀念還是很中國很傳統的,他就是在這種觀念下長大的。終其壹生,這種基調從未改變。他做了壹輩子教授,壹直認為大學教育應該培養通才,而不是技師。他對自己的孩子、學生、年輕朋友的期望,也是要跳出這種學什麽專攻什麽的模式,這樣才能做人。吳乃蓀少年時曾參加李指揮的合唱團,在太和殿前演唱千人大合唱。沒想到十幾年後,在李的新港公館,我見到了李的表妹,也是他未來的妻子薛慕蓮。他在天津書院讀書的時候,有壹位叫鄭菊如的老先生教他中國古籍,還經常在課後給他講今昔。吳乃蓀在南開中學讀書時,得益於葉師傅和孟兩位語文老師。那時候的吳娜孫並沒有真正的循規蹈矩,專心學習。經常被導演傳來談去。他不記得自己犯了什麽大錯被訓斥,也不記得自己談了什麽。他只記得王先生坐在壹張大桌子後面,身後的墻上掛著壹根立軸。軸上寫著李白的《荊門之秋》和蘇軾的《郭秋山平遠二首》。吳站在桌前,王先生說話多了,吳處理的時間少了,專註於思考這兩句詩的含義。(《未完集——南開中學1936班師生合集之三》第27頁)很多人認為,吳乃蓀從小在家庭老師《中國古籍》的教育下,就對文學產生了興趣。但據他自己描述,“十二歲那年,我在南開初中二年級參加了班級。那時候的我,好動,貪玩。第壹次離家,學習成了次要的事情。生活是真實的體驗。壹個學年下來,上下學期有三個學生不及格。南開的規矩是,上學期三門不及格,或者兩個學期六門不及格,就要刷出語文、英語、數學。(我)這三門課有兩門不及格,上學期不及格的科目不壹樣,所以我得以補考升級。(我)從小就不喜歡文學。”(《魏思紀》第28頁)吳乃蓀的文學創作經歷,大概起源於寫日記。他的教育和日記經歷起了重要作用。他從小就寫日記,多年來從未間斷。寫日記讓他練習觀察、分析和記錄事實,也提高了他的創造能力。他認為日記不僅僅是筆記,重要的事件都是自己存檔的。他用日記來訓練自己的思維方法,分析人情。(《城宅》P.006)我初中寫了十幾本書。高中畢業去南方徒步旅行的時候,把日記和壹些物品留給了天津的朋友。後來由於抗戰的烽火,他沒有回去,這些日記也就丟失了。(第005頁)南開中學畢業時,吳乃蓀十七歲,獲燕京大學獎學金。此時的他,渴望成為國民政府駐西伯利亞布拉戈總領事的父親請示,想休學壹年,去城外徒步看看中國。(《城宅》第256頁)吳念中學的時候,南開青年團經常出去郊遊。畢業那年春假去了泰山,曲阜,鄒縣。但獨自徒步依然是前所未有的行為。吳乃蓀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主要是被他的壹個人事經理的事件震驚了。當時吳家叫工人來修房子,吳乃孫壹個人在書房讀書。到了中午,侍女對他說:“主人,去吃飯吧!我在這裏。”吳訥孫壹時沒多想就走了,過了壹會兒才恍然大悟,原來丫環是來幫他看工人的,不讓他有偷東西的機會。以後談及此事,吳乃孫仍難過地說:“他們都是農村來的工人。就因為女傭在我家,她就可以懷疑另壹個工人的清白。怎麽會這樣?”這件事讓他意識到,好色之徒和卒子的世界和他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差距。於是他想去中國旅遊,花壹年時間徒步看看祖國的山山水水,體驗壹下當地的風土人情,體驗壹下農村農民的生活。由於通信緩慢,他不得不等待燕京生物系的來信。10月,父親回信並同意了他的請求,但他要求有壹個同伴。於是,吳乃蓀收拾行囊,與南開好友陸(後來在西南聯大的同學),未央歌中朱石橋的原型合作。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在安徽和浙江旅行了1500多英裏。)1936年11月從天津出發,沿津浦路南下,壹人背著雙肩包。1937年6月,由於魯要去北方大學,兩人在徽州分道揚鑣。魯直去了杭州,吳乃蓀去了祁門和景德鎮。(《城市住宅》第256頁)他去南京的時候,發生了盧溝橋事變。平金的幾所大學搬到了長沙,吳乃蓀也停止了行程,進了長沙的全國第壹臨時大學。那時候,徒步旅行絕不是像觀光壹樣的樂趣。有好幾次,全國剿匪戰爭結束後,我們走過的地方都極其簡陋,有時要晝夜不停才能走出壹片荒蕪之地。妳需要時刻隨身攜帶幹糧,有時妳會提前寫壹封信並隨身攜帶。如果真的遭遇不幸,我只希望有壹個善良的人代我從家裏寄出那最後壹封信。(《城居》P.150)至於路費,這些錢是家裏根據出行路線分階段匯給前方城市,等吳娜孫到了再收。出門靠朋友,壹路上遇到年紀大的。吳乃孫身邊全是叔叔伯伯,壹路都是人在幫他。在那八個月裏,他走了大約壹萬五千裏(約七千五百公裏)。吳乃蓀自己認為,這次看到山野農村的經歷讓他了解了當時的社會。“體驗中國和中國文化對他後來的學習、閱讀和思考世界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城宅》第295頁)。吳從小在城市裏長大,在城市裏學習,他對中國的農村和農民始終充滿了溫情和敬意。但他壹生的農場經歷主要是這次旅行。有人曾問他,“中國85%是文盲。怎麽能現代化呢?”他的回答是,中國至少有85%以上的人受過教育,包括那些不會讀書寫字的人。而且,有文化的人不壹定比不識字的老太婆、苦力、農民受教育程度高。(P.47)談到文化傳承,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把世界和自然視為壹個整體的人生觀,如果因為西化、工商業、政治和法律而被年輕壹代拋棄,可以在農村中老年農民和婦女的行動中找回來。(《城市之家》第45頁)這些觀察和期待,大概都來源於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