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二仙湯簡介

二仙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中醫方劑臨床手冊》方之二仙湯 4 《婦產科學》方之二仙湯 4.1 處方 4.2 功能主治 4.3 二仙湯的用法用量 4.4 備註 5 《壽世保元》卷八引劉孟門方之二仙湯 5.1 組成 5.2 主治 5.3 二仙湯的用法用量 6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二仙湯 1 拼音

èr xiān tāng

2 概述

二仙湯為方名,同名方約3首。

3 《中醫方劑臨床手冊》方之二仙湯

《中醫方劑臨床手冊》方二仙湯又名仙茅湯。組成為仙茅、淫羊藿各9~15g,當歸、巴戟天各9g,黃柏、知母各4.5~9g。水煎,分二次服。功能溫腎陽,補腎精,瀉腎火,調理沖任。治下元虛衰,虛火上炎之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閉經、腎炎、腎盂腎炎、尿路感染等,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見有腎陰、腎陽不足而虛火上炎者。本方的配伍特點是壯陽藥與滋陰藥同用,以針對陰陽俱虛於下,而又有虛火上炎的證候。方中以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溫腎陽,補腎精;黃柏、知母瀉相火而滋腎陰;當歸溫潤養血而調沖任。實驗研究:對高血壓有顯著降壓作用[1]。

4 《婦產科學》方之二仙湯 4.1 處方

仙茅9克 仙靈脾9克 當歸9克 巴戟天9克 黃柏4.5克 知母4.5克

4.2 功能主治

《婦產科學》方之二仙湯溫腎陽,補腎精,瀉腎火,調沖任。主婦女月經將絕未絕。周期或前或後,經量或多或少,頭眩耳鳴,腰酸乏力,兩足欠溫,時或怕冷,時或轟熱,舌質淡,脈沈細者。現用於婦女更年期綜合癥、高血壓、閉經,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見有腎陰、腎陽不足而虛火上炎者。

4.3 二仙湯的用法用量

日服壹劑,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可隨癥加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以補腎調經;或加枸杞子9克,白菊花6克以平虛陽。

4.4 備註

方中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溫腎陽,補腎精;黃柏、知母瀉腎火、滋腎陰;當歸溫潤養血,調理沖任。全方配伍特點是壯陽藥與滋陰瀉火藥同用,以適應陰陽俱虛於下,而又有虛火上炎的復雜癥侯。由於方用仙茅、仙靈脾二藥為主,故名"二仙湯"。

5 《壽世保元》卷八引劉孟門方之二仙湯 5.1 組成

黃芩(去朽)、白芍藥(生用)各等分。

5.2 主治

《壽世保元》卷八引劉孟門方之二仙湯治麻疹既出而復沒,或出不盡,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須臾;或下痢腹痛。

5.3 二仙湯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