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律是從文學音律的角度對漢字聲調的分類。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平是指平聲,仄指上、去、入聲。元代後北方入聲逐漸消失,化入現在的二聲和四聲中,而平聲逐漸演化成陰平和陽平兩類。近代漢語將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調稱為新四聲。凡聲調為陰平、陽平(指標準拼音中的壹、二聲)的稱為平聲,凡聲調為上聲、去聲(指標準拼音中的三、四聲)的稱為仄聲。有些原在古漢語中屬入聲的字現在雖歸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仍應屬仄聲。
根據這個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為兩大類:即壹平壹仄,非平即仄,其關系壹陰壹陽。平仄相替產生節奏,由此也就產生了漢語的音韻之美。
對聯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聯、下聯也要交替,即上下聯相應的位置必須平仄相對。字音的對仗加上字意的對仗,就形成了聯句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會瑯瑯上口,抑揚頓挫,韻味和諧。
作對聯,要合於下列規律:
(壹)上下聯的字數必須相等,不能用重復的字。
(二)上聯的末壹句必須是仄聲,下壹聯的末壹字必須是平聲。
(三)上下聯的句式必須壹致(詞類相當,結構相應)。
(四)上下聯的平仄要相對立,上聯要用平聲字的地方,下聯就得用仄聲字,反過來也壹樣(平:平聲字;仄,仄聲字,包括上、去、入三聲的字)。
(五)上下聯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只說壹事,也不妨分說兩事。
對聯和律詩中間的對仗有繼承演進的關系,律詩的平仄格律和"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於對聯。至於每副對聯的字數,並無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幾十字、幾百字,只要有話可說,能成對偶就行。
作對聯要音韻和諧。語言精煉,合於規律,而又有壹定的內容。文字不相對,平仄不協調或把標語口號式的句子分寫兩行,全不能算是對聯。
對上面的介紹的內容,我們可以歸結為"四講",即"字數講相等,字音講平仄,詞語講對仗,句法講對稱"。
同時,上下聯內容要有壹定的聯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復,雷同的對句俗稱為"合掌對",比如"新年迎五福,春節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節"、"迎"和"接"都同意,傳統上認為這樣的楹聯犯制作楹聯的大忌。 對文中"'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適用於對聯",是指五、七言詩每句的第壹、三、五字,不拘平仄,當用平聲字的用了仄聲字,或當用仄聲字的用了平聲字,皆無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則須平仄分明,不容更換。皆因壹、三、五字平仄移易,讀音影響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調,則讀之拗口,乃律詩之大忌,用於楹聯創作,也是傳統楹聯作法之大忌。
怎樣分辨平仄?現在平仄有兩套系統,壹是以普通話為標準,簡稱為新聲。二是以《平水韻》為標準,簡稱為古聲。現在這兩套系統交叉並用,這叫雙軌制。但是,不能混用。就是寫壹副聯,只能用壹套標準。
(壹)、新聲(現代漢語即普通話)。
普通話分為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在詩歌和對聯的格律應用中,把陰平和陽平(第壹、二聲)稱為平聲,上聲和去聲(第三、第四聲)稱為次聲。 四十歲以下的朋友應該明白的。這裏就不多說了。
(二)、古(舊)聲
現在社會都發展到哪裏了,都要實現幾個現代化了,況且現在全部通行普通話了,我們還有必要學習古韻?是不是多余的事!是不是有意在為難大家?是不是在開歷史倒車?古韻是不是壹點用處都沒有了?我認為:壹個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楹聯愛好者,或是壹個對聯工作者,應該新聲、古聲都懂,哪怕是今後全部通行現代漢語了。我們也要了解古韻,這是欣賞,學習,吸收,傳承對聯文化的需要!!!否則就不好說了。其實這兩套系統相差不是很大,約有300多個字,按照偏旁來記不是很難的,只需記幾十個字就夠了。
習慣用新聲或古聲創作對聯都是可以的,不能把自己的用韻習慣作為標準去定是非,這樣也不好。既然我們有心要學習楹聯創作,就應該花些時間,學習、了解壹下古韻,是很有好處的。俗話說得好:技(才)不壓身。在壹生中,這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也許是我們與平時自己看書學習的不同的壹個方面。有大家在壹起討論,效果會不壹樣的。
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平,所指的就是古漢語中的平聲字(包括現在漢語中的第壹、二聲中的大多數);仄,所指的是古漢語中的上、去、入聲(現代消息,分入四聲之中)。這是舊韻(古聲)的平仄分法。
“擊、說、積、極、習”在古漢語中均屬入聲字,雖然現在已入陰平、陽平之中,但論及平仄時,按舊韻,仍應屬仄聲。入聲字的特點是讀起來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覺(現在我國江南的壹些地方,如湖南方言和閩南方言,仍保持著這種發音方式,他們對入聲字並不難辯認,)。利用不同聲調的意態,交錯排列成句,就形成平仄律。將這種平仄律應用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之中,就使文學作品有了抑揚頓挫的音樂感。
《康熙字典》上載壹首歌訣,即說明四聲的讀法,其歌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收藏,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根據這壹原則,人們將所有的漢字統統分成兩大類,即壹平壹仄,非平即仄。這就形成了漢字的對立和統壹。壹平壹仄,也就是壹陰—陽的關系,平揚仄抑,平清仄濁,平長仄降,平悠長仄短促,平和緩仄急劇。平仄相替、節奏方出,節奏出則韻步起,由此形成了漢語的音韻美。
聯語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上句和下句也同樣要交替,就是說上句用了平聲字。下句相對應的位置必須用仄聲字與之相對,反之上聯用仄聲,下句則必須用平聲。這樣,就形成了字音的對立統壹,有了字義的對仗,又有了字音的對仗,就形成了聯語結構的參差美,讀起來便瑯瑯上口,抑揚頓挫,鏗鏘有度,韻味和諧。現代詩歌理論家李汝倫說:“宇聲的平仄合乎音樂的配置,使詩詞具有了獨立性。”“可以吟而不唱,可以唱而不吟,也具有音樂美,即使動眼不動口,在眼中出現文字,也能顯示它的鏗鏘揚抑,因為有通感在起作用。”
(關於平仄方面的書籍很多,如要進壹步分辨清楚平仄,特別是入聲字的熟練運用,都需要看專門的工具書,在此我推薦幾本供大家選擇:首推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和郭錫良先生的《漢字古音手冊》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冊》,其次閉克朗先生的《入聲》、周秉均先生的《古漢語綱要》也不錯)
對偶和對仗是兩種極為相象的語言形式。所謂“相象”,是說它們相同之處較多而不同之點較少,所以區別起來就較為困難,甚至連壹些工具書對這兩個概念都解釋得含糊其辭,不甚了了。如《辭海》“對仗”條下註釋曰:“指詩文詞句的對偶。”陜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學辭典》則解釋“對偶”為“修辭方法壹種,……詩歌中叫‘對仗’。”如此以“對偶”註“對仗”,用“對仗”釋“對偶”的輾轉解說,造成了概念的混淆,其結果是使人誤以為“對偶”與“對仗”是壹回事,是壹個概念的兩種稱謂。
那麽,究竟什麽是“對偶”?什麽是“對仗”?二者有什麽區別呢?
對偶,是壹種修辭格。成對使用的兩個文句“字數相等,結構、詞性大體相同,意思相關”。這種對稱的語言方式,形成表達形式上的整齊和諧和內容上的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對仗,是指詩詞創作及對聯寫作時運用的壹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詩詞聯句在對偶基礎上,上下句同壹結構位置的詞語必須“詞性壹致,平仄相對”,並力避上下句同壹結構位置上重復使用同壹詞語。格律詩詞的對仗使語言音韻和諧,增強了節奏感和音樂美,達到表現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詩詞的對仗要求也就甚為嚴苛,符合上述原則的詩詞聯句便是對仗的;否則就是不對仗或對仗不工穩,這是詩詞創作所不允許的。
了解了對偶與對仗的特點,就能壹般地區別什麽是對偶,什麽是對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這兩個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對偶的要求,但由於其平仄不相對,音律欠和諧,並在同壹結構位置重復使用了“天下”、“之”、“而”等這樣的詞語,所以不合對仗的要求。再請看下面這個例句: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白樂天》)
這組聯句是原詩中的頸聯,無論哪個方面都完全合乎對仗原則,而且對得極為工穩,是最為典型的對仗聯句。
對偶與對仗其所以有這樣壹些不同,主要是因為它們是運用於不同文體的。由於不同的文體對各自表達的要求不同,所以對表達形式的要求也就不同。作為修辭方法的對偶,常常被廣泛用於各種文體,其中古代散文和古體詩歌運用尤其頻繁。它整飭了語言,增強了語勢,而且兩個偶句互為補充、相互映襯,使語言頗具形式美和表現力。對仗則是格律詩詞獨具的壹種特殊創作技法。興起於隋唐的格律詩,嚴格要求律詩中的頷聯與頸聯必須對仗。這壹方法同時也為詞曲創作所采用;後來又被用於對聯撰寫。由於律詩詞曲的創作本身對語言運用有很高的藝術要求,講究煉字煉句,而對仗正好能夠在相當程度上極大提高詩歌的表達技巧和審美情趣,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表現力。對仗的這些特殊功能顯然是對偶力不能及的。可以說“對仗”是格律詩詞創作和欣賞的重要標準之壹,自然也就成了非詩詞莫屬的專用術語。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詩詞中的對仗雖同時也符合對偶的標準要求,但鑒於“對仗”本身的特點,並且為了有別於壹般文體中的對偶,故而我們通常不以 “對偶”稱之,而特稱之曰“對仗”。
所有語言的單音節客觀都有聲調,非獨漢語為然,所以古印度人才會發現三聲。但漢語四聲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遠不能壹言以蔽之。僅以音高來解釋四聲,無論如何並不全面。四聲同輕重、長短和尤其是平曲確實有著密切的聯系。孫逐明所言反證實際上並不能夠反證,在這裏只能簡單說壹下原因。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因而存在明顯的四聲規律,但漢語還有另外壹個規律,就是以兩個單音節詞連用,自中古以來便是如此(上古漢語情況特殊,可能是復輔音詞甚至是多音節詞占了很大部分)。這就要求內部保持壹致,不然就像哥倆個打架壹樣。古人發現平聲可單獨壹類,而其他三聲可歸為另壹類,這個劃分不是依靠音高而是依靠平曲,依靠音高是沒法做這個劃分的,所謂仄聲就是不平聲的意思。這就出現了兩平或兩仄的基本結構。而兩個相鄰的基本結構,如不發生變化,比如說四平連用,則過於順口,而四仄連用,有過於拗口,都少變化,因此形成兩個基本單位平仄相間的情況,下面就簡單了,依據這個規律進行組合,就形成了律詩的壹句。而下句最理想的情況是和這壹句平仄相反,這就是壹聯。但下壹聯的出句如果也和上壹句相反的話,就重了第壹句,因此必須予以變化。古人按照平仄規律發現基本的句式有四種,因此將四種句子組合使用,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麽,四聲在四句中完成了壹個循環了,再用,就必須重復了,這就形成了律詩。但這壹規律的確立用了差不多二百年時間。四聲在南北朝被發現並用到詩歌中也就是永明體中時,這壹規律尚未被充分認識到。因為,四聲在那裏被辨得過細了,而在篇章中卻又未得到合理循環。直到沈宋時這壹問題才得到完全解決。說到底還是壹個平曲問題,古人稱為平仄,怎麽會和平曲無關呢?至於詞曲中甚至要平辨陰陽也和平曲有著密切的關系。陰陽之辨緣於平聲的分劃,陽平實際上已不再平了,雖然相對仄聲還算平些。那麽為什麽會出現律句和拗句都存在的現象呢?實際上,在和諧美和不和諧美二者之間,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傾向於和諧美,儒家最推崇的便是中和之美。正因為這樣,才會形成近體詩。平仄和諧之外,近體例押平聲韻也是壹大明證。然而,不和諧美有著特殊的價值,不能被完全代替,因而才有拗句和仄韻出現,根本不是拗句比律句更和諧的問題。至於聲韻和音樂的關系,更為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