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shèn wán
2 概述羊腎丸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八首。
3 《嚴氏濟生方》卷壹方之羊腎丸 3.1 組成熟地黃(酒蒸,焙)、炒杜仲、菟絲子(酒蒸,研)、石斛、黃芪、續斷(酒浸)、肉桂、磁石(煆醋淬)、牛膝(酒浸,去蘆)、沈香、五加皮、炒山藥各壹兩[1]。
熟地黃(酒蒸,焙)1兩,杜仲(去皮,銼,炒斷絲)1兩,石斛(去根)1兩,菟絲子(淘凈,酒浸焙幹,別研)1兩,黃耆(去蘆)1兩,川續斷(酒浸)1兩,桂心(不見火)1兩,磁石(煆,醋淬)1兩,川牛膝(去蘆,酒浸)1兩,沈香(別研)1兩,五加皮(洗)1兩,山藥(銼,炒)1兩。
3.2 制法上藥為細末,用雄羊腎二對,以蔥、椒、酒煮爛,酒糊杵丸,梧桐子大[1]。
3.3 功能主治
主治腎勞虛寒,面腫垢黑,腰脊引痛,屈伸不利,夢寐驚悸,小便白濁[1]。
主治腎勞虛寒,面腫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夢寐驚悸,上氣,小腹急,痛引腰脊,四肢苦寒,小便白濁。
3.4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七十丸,空腹鹽湯送下[1]。
4 《證治準繩·類方》卷八冊方之羊腎丸 4.1 處方山茱萸、幹姜、巴戟天、芍藥、澤瀉、細辛、菟絲子(酒浸)、遠誌、桂心、黃芪、石斛、幹地黃、附子、當歸、牡丹皮、蛇床子、甘草、肉蓯蓉(酒浸)、人參各二兩,菖蒲壹兩,防風壹兩半,茯苓五錢[1]。
山茱萸 幹姜 川巴戟 芍藥 澤瀉 北細辛 菟絲子(酒浸)遠誌(去心)桂心 黃耆 石斛 幹地黃 附子 當歸 牡丹皮 蛇床子 甘草 蓯蓉(酒浸)人參各60克 菖蒲30克 防風45克 茯苓15克
4.2 制法上藥為細末,以羊腎壹對研細,酒煮面糊為丸,梧桐子大[1]。
4.3 功能主治《證治準繩·類方》卷八冊方之羊腎丸功能益氣補血,滋腎通竅[1]。治腎虛耳聾,或勞頓傷氣,中風虛損,腎氣升而不降,或耳鳴[1]。
4.4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食前鹽湯或清酒送下[1]。
4.5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5 《普濟方》卷壹八○引《鄭氏家傳渴濁方》之羊腎丸 5.1 組成大雞頭2兩1分,家韭子2兩,牡蠣(煆)2兩,半夏3兩,木豬苓(赤者,同半夏炒)3兩。
5.2 功能主治主治白濁。
5.3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入麝香1錢或朱砂為衣,瓦器盛之,每服20丸,煎豬苓湯送下。
5.4 制備方法上為末,爛煮羊腎去膜,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6 《普濟方》卷二二壹方之羊腎丸 6.1 組成羊腎1個。
6.2 功效主治功在補益。主治下焦虛冷,腰膝無力,虛弱。
6.3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空腹食之。
6.4 制備方法煮熟和煉成,拌乳粉半大兩。
7 《聖濟總錄》卷八十六方之羊腎丸 7.1 組成羊腎1對(切作片子,放新瓦上焙幹),艾葉(糯米粥拌勻,焙幹,為細末)5兩,肉蓯蓉(酒浸1宿,焙幹)1兩,木香1兩,肉豆蔻(去殼)1兩,丁香半兩。
7.2 功能主治主治脾勞臟腑滑泄,夜多盜汗,腹中虛鳴,困倦少力,不美飲食。
7.3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7.4 制備方法上除艾葉外,為細末,入艾葉末拌勻,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8 《聖濟總錄》卷壹八七方之羊腎丸 8.1 組成天南星1兩(切,生姜10片同水煮過),半夏1兩(切,生姜10片同水煮過,焙幹),茴香子1兩(微炒),附子2枚(炮裂,去皮臍),白附子1兩(炮),幹姜1兩(炮),木香1兩。
8.2 功效主治功在補虛治痰。
8.3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炒鹽湯送下,早晚2次。
8.4 制備方法上為末,用羯羊肝1對,和前藥壹處,為丸如梧桐子大。
9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方之羊腎丸 9.1 組成鹿茸1兩,菟絲子1兩,茴香5錢。
9.2 功能主治主治腎虛腰痛,不能反側。
9.3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5丸,酒送下,日3次。
9.4 制備方法上為末,以羊腎2對,入酒煮爛,為丸,陰幹。
10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七方之羊腎丸 10.1 組成羊腎2對(去脂膜,切碎,焙幹),人參1分(去蘆頭),白茯苓1分,白術1兩,桂心2兩,熟幹地黃2兩,肉蓯蓉3分(湯浸1宿,刮去皺皮,炙幹),當歸3分,蛇床子3分,枳殼1兩半(麩炒微黃,去瓤),薯蕷1兩半,黃耆1兩半,澤瀉1兩半,山茱萸1兩半,白芍藥1兩半,吳茱萸1兩半(湯浸7遍,焙幹微炒),菟絲子1兩半(酒浸3日,曬幹,別搗為末),鹿茸1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遠誌1兩半(去心),附子1兩半(炮裂,去皮臍),牡丹1兩半,石斛1兩半(去根,銼),牛膝1兩半(去苗),訶黎勒(煨,用皮)1兩半。
10.2 功效主治功在補益骨髓,悅澤肌膚。主治虛勞羸瘦。
10.3 羊腎丸的用法用量每日30丸,空腹以暖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10.4 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