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本:是指那些具有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或在其中某壹方面有特殊價值的書本。壹般來說,刊刻年代較早或經過精心校勘而錯誤較少的版本可稱為善本。
孤本:某書的某壹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間只有壹份流傳的為孤本。
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於家室,置之高閣,不準許外人見閱的版本為秘本。
禁毀本:前代或當世之因遭禁被毀,僥幸私存下來的版本為禁毀本。在古代,保存這種禁毀本十分危險,壹旦被當局發現,必遭大禍,因而其流傳極其艱難。彌足珍貴。
繡像本:書中間有插圖的版本為繡像本。這類繡像本書因其生動的表現形式而倍受歡迎,但因繪刻工藝復雜,價格昂貴而成品較少,因而現存的十分珍貴。
石印本:精選堅硬寬大而表面平滑的石頭經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藥墨將文字寫在特制藥紙上,將藥紙上的字跡移置到石版上,然後滾刷油墨印成的書為石印本。
手抄本:根據底本抄寫而成的書本。其中有壹種影抄本,是把透明紙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體、行款照樣摹寫的書本。
殘本:在流傳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如運輸、轉賣、轉抄、爭執等)而殘缺不全的書本為殘本。
補本:對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補,加以已意而寫成的書。
續書:對前代前人的著作內容做繼續的描寫,以延續原著的意思為主旨。
保留本:因為某種私人目的而專門保留起來的書,壹般是傳家世代收藏保留,視為至寶。
經部: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
史部:正史類、編年類、記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
戴震(1724-1777),字東原,安徽休寧人。學問淵博,識斷精審,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漢學代表人物。因博聞廣識而破例允許他以舉人身份供職於四庫館,擔任《四庫全書》的輯校工作。《四庫全書》的主要纂修官。
陸錫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庫全書》總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賞尤多。乾隆52年,清廷發現《四庫全書》中有詆毀朝廷字句的書籍,乾隆帝大怒,令陸錫熊和紀昀負責重新修正,並由他兩人分攤費用。時值隆冬,陸錫熊患病,終因心力交瘁,死於重校文溯閣《四庫全書》的任上。可見朝野對《四庫全書》之重視與嚴謹。
永瑢(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號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為質親王。喜作詩文書畫,著有《九思齋詩鈔》。《四庫全書》館正式成立後,乾隆帝為了表示對該項文化工程的重視,同時也為了加強對編纂工作的監控,命永瑢與永璇、永瑆,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劉統勛、於敏中為最高執行官即總裁,負責總理館內壹切事宜。 《四庫全書》智慧寶語薈要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