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水銀、火硝、白礬各等分混合升華制成。紅色者稱紅升,黃色者稱黃升。各地均產,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蘇等地產量較大。研細末入藥,陳久者良。又名紅粉、三仙丹、紅升丹、黃升丹。
藥性辛,熱。有大毒。歸肺、脾經。
功效拔毒,去腐。
應用
癰疽潰後,膿出不暢,或腐肉不去,新肉難生。本品有良好的拔毒去腐排膿作用,為只供外用的外科常用藥之壹。常與收濕斂瘡的煆石膏同用,可隨病情不同,調整二藥的用量比例,如升藥與煆石膏的用量比為1:9者稱九壹丹,拔毒力較輕而收濕生肌力較強,2:8者稱八二丹,3:7者稱七三丹,1:1者稱五五丹,9:1者稱九轉丹,則拔毒提膿之力逐步增強。
此外,升藥也可用治濕瘡、黃水瘡、頑癬及梅毒等。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內服。且不用純品,而多配煆石膏外用。用時,研極細粉末,幹摻或調敷,或以藥撚沾藥粉使用。
使用註意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過量或持續使用。外瘍腐肉已去或膿水已盡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瘍醫大全》:“提膿長肉,治瘡口堅硬,肉暗紫黑,或有膿不盡者。”
2.《瘍科心得集》:“治壹切瘡瘍潰後,拔毒去腐,生新長肉。”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為粗制氧化汞(HgO),另含少量硫酸汞。
2.藥理作用:升藥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有很強的殺菌作用,效力比石碳酸大100倍以上;但因升藥的組方配伍和煉制方法不盡相同,致使其成分、殺菌力和療效也有差別;實驗表明,升丹制劑可促進和改善創面微循環,減少微血栓,增加創面營養和血供,有利於創面愈合。
3.不良反應:升藥有大毒,壹般只供外用,不可內服。氧化汞對人的致死量為0.1~0.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