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章節裏,筆者對集句詩的輯佚、校勘價值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不過,不同的集句詩作品在輯佚、校勘方面的價值是不同的,在分布上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現分幾種情況來解析。
1.集句詩的輯佚、校勘價值表現為寫作時代上的不平衡性。對於集句詩的輯佚、校勘價值,前文已經進行了分析,但不同時代的集句詩在這方面的價值是不同的。宋、元時期的集句詩價值最高,明代次之,清代又次之。
宋代之前出現的集句詩,即傅鹹的11首《七經詩》與《列子》所載的那首集句童謠,所有的詩句都出自早期的儒家經典,這些經典直到今天還保存得非常完整,也沒有多少版本差異,所以談不上什麽輯佚、校勘價值。宋代發展起來的集句詩就不同了。石延年和胡歸仁寫作集句詩,多用唐、五代詩句,所以其詩不僅具有輯佚價值,而且能夠校勘現有的壹些傳本。以石延年今存的3首集句詩來說吧。如《偶成》:
年去年來來去忙,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門去,獨對春風舞壹場。
從今存的材料看,此詩最後壹句應該是佚句,可以輯入唐五代無名氏的作品中。其余3句分別出自唐代鄭谷的《燕》、秦韜玉《貧女》和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都與原詩相同。又如《下第集句》雲:
壹生不得文章力,欲上青雲未有因。聖主不勞千裏召,姮娥何惜壹枝春。鳳凰詔下雖沾命,豺虎叢中也立身。啼得血流無用處,著朱騎馬是何人。
這首詩中,可以輯出的唐、五代無名氏的佚句有“欲上”“聖主”和“姮娥”3句,此外,“著朱”句出自白居易《代賣薪女贈諸妓》,各種版本均作“著紅”。“朱”與“紅”意思接近,具有壹定的校勘價值。又如《調二舉子》雲:
司空愛爾爾須知,月下敲門更有誰?叵耐壹雙窮相眼,得便宜是落便宜。
此詩可以輯出的唐人無名氏佚句有“月下”和“得便宜”2句。其余幾句中,“司空”句出自白居易《送鶴與裴相臨別贈詩》,“叵耐”句出自崔櫓《有酒失於虔州陸郎中肱以詩謝之》,均與原詩相同。
再看胡歸仁的3首集句詩。如《集句》其壹:
壹第知何日?無端意不移。欲為青桂主,誰與白雲期?傍架齊書帙,翻瓢作酒卮。文明終有托,休把運行推。
此詩可以輯出的唐人無名氏詩句有“無端”“欲為”“翻瓢”“文明”4句,8句之中,竟有4句佚句。它如“壹第”句出自李頻《長安感懷》,“傍架”句出自杜甫《西郊》,“休把”句出自釋齊己《渚宮莫問詩壹十五首》其十壹,皆與原詩相同。只有“誰與”壹句比較復雜,查不到直接的出處,然唐代陳子昂“好與白雲期”(《感遇》其二十六)、“若與白雲期”(《感遇》其三十二),王維“獨與白雲期”(《早秋山中作》),白居易“且與白雲期”(《白雲期》),“壹與白雲期”(《登龍昌上寺望江南山懷錢舍人》),黃滔“休與白雲期”(《陳侍禦新居》),宋代寇準“暫與白雲期”(《湖上作》)等句都在胡歸仁之前,都有可能是該句的出處。
《集句》其二也是如此:
白沙溪繞白雲堆,但有何人把酒杯?專慕聖賢知誌氣,可憐談笑出塵埃。碧山終日思無盡,清世難群好自猜。風滿老松門晝掩,可憐高尚仰天才。
此詩中能輯出的佚句也有4句之多:“白沙”“專慕”“清世”和“風滿”。此外,“但有”句出自薛能《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書》,原作“更與何人把酒杯”;“可憐”句出自鄭谷《寄贈楊夔處士》,原作“可能高尚仰天才”。“但有”與“更與”的不同,“可憐”與“可能”的差別,應該在於集句詩所用版本與二人現存詩歌版本的不同,因此具有壹定的校勘價值。
依據宋代現存最早的5首集句詩,不僅可以從中輯出14個唐代無名氏的詩句,而且在可以考察出來的詩句中,由於個別文字的不同,還可以據其對流傳的前人詩歌進行校勘。
相對於南宋以後的集句詩,北宋集句詩在唐詩輯佚、校勘方面的價值是最高的,可惜北宋的集句詩大多不標註原作者姓名,給今天的輯佚和校勘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到了南宋,越來越多的集句詩人有意標註詩句的作者姓名,這給今天利用其輯佚、校勘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可是,由於宋人對唐詩的整理和保存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集句詩來輯佚唐詩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小。但與此同時,其在宋詩輯佚、校勘方面的價值則大大提高了。從本章第壹節的考察可以看出,胡偉的集句《宮詞》100首,輯佚出來的詩句主要是宋人的,有78句之多(尚不含原註為“古詞”的3句),而唐人的僅有9句;史鑄的60首菊花集句詩中,可以輯出唐詩佚句僅3句,宋詩佚句卻有53句之多;郭豫亨的《梅花字字香》,可以輯出的唐人佚句僅2句,宋詩佚句卻至少有150句。
元代以後壹直到明、清兩代,集句詩越來越繁榮,但集句詩的輯佚、校勘價值總體上卻越來越低。比如說,從元、明詩人的集句詩中尚可以偶爾輯出個別唐詩佚句,想在清人的集句詩裏輯出唐詩佚句就非常困難了。這主要是因為當時集句詩人所用的前人詩集,包括別集和選集,大都流傳到今天,所以很少有佚句可輯。如果說這些集句詩中的詩句與原作者的詩句有所不同,要麽是因為原來就有不同的版本,要麽是被集句詩人弄錯了,或者是在集句詩流傳過程中出錯了,因此,校勘價值也比較低。但是,這種情況有壹個例外,就是那些註意采用當代詩歌的集句詩,其輯佚和校勘價值仍然是非常高的。這壹點下文有專門的分析。
2.集句詩的輯佚、校勘價值跟其選擇對象有關系,在題材分布上也有明顯的不平衡性。集句詩的輯佚、校勘價值,跟集句詩的類別有很大關系。在宋、金、元詩人筆下,集唐詩的輯佚、校勘價值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於宋人在整理唐詩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對唐詩的整理已接近完善,所以後代的集句詩已經沒有多少輯佚和校勘價值了。集杜詩與集陶詩在這方面的價值則更低。由於從北宋開始,宋人對於杜詩的搜求和整理已經不遺余力,甚至可以說已相當完備,所以當時產生的集杜詩已經沒有輯佚價值了。筆者在指導學生寫作畢業論文時,曾請孫敬清同學對北宋中期孔平仲的集杜詩《寄孫元忠》31首進行認真考察,結果竟然發現沒有壹個佚句可以輯錄,248句詩全都可以在今存的杜甫詩歌中找到出處。這些詩句見於杜甫的147首詩歌,但其中有43句有異文。如其壹的“草木黃落龍正蟄”句,出自《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草木”,杜集本作“木葉”;其二中“秋風此日曬衣裳”句,出自《七月壹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曬”字,杜集本作“灑”;“幾時高義排金門”句,出自《寄柏學士林居》,“義”字,杜集本作“議”;其四“君有長材不貧賤”句,出自《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因寄蘇使君》,“材”字,杜集本作“才”;其六“與君相逢未恨晚”句,出自《從事行贈嚴二別駕》,“與君”,杜集本作“垂老”;其七“彩服日向庭帷趨”句,出自《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禦》,“帷”字,杜集本作“闈”;“拖玉腰金致主身”句,出自《季夏送鄉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致”字,杜集本作“報”;如此等等。筆者不否認孔平仲的集句詩中可能有些錯誤,但由於這些集句詩的寫作時間較早,其中的詩句的可靠性並不比壹些後出的杜詩註本差。因此,孔詩的校勘價值是值得肯定的。與此類似的還有集陶詩、集李詩、集韓詩和集陸詩。集陶詩、集李詩最早出現於南宋,集韓詩和集陸詩出現得更遲,由於此前陶淵明、李白、韓愈、蘇軾等人的詩集已經得到很好的整理,所以這些集句詩也沒有什麽輯佚和校勘價值。
集句詩輯佚、校勘價值的不平衡性,在題材分布上也有明顯的表現。那些專門題材的集句詩,如宮詞、梅花集句詩、菊花集句詩、紀行集句詩等幾種類別,由於選句範圍廣泛,不拘今古,所以具有更高的輯佚、校勘價值。集句宮詞、菊花集句詩的價值,通過上文對胡偉《宮詞》、史鑄《集句詩》的分析,已經有了壹些具體的數據。歷史上的梅花集句詩數量很多,這些詩歌由於大量使用當代詩人的詩句,所以具有很高的輯佚價值。張福清《李龏〈梅花衲〉對〈全宋詩〉校勘、辨重和輯佚的文獻價值》壹文以南宋李龏的《梅花衲》為例,就其對當代詩歌的校勘、輯佚價值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不僅如此,壹些以紀行為題材的集句詩也體現出很高的文獻價值。如湯華泉《宋代詩人翁元廣鉤沈》僅根據南宋釋紹嵩的《江浙紀行集句詩》就輯得南宋翁元廣的佚句88句(原文曰89句)。
不唯山水樂。(卷壹,《丈亭登舟有感》)
少駐祖生鞭。(同上,《待舟西興遣夢》)
膺門鶚獨先。
得知眉壽永。(同上,《通判曾溫伯生日》)
長哦氣吐虹。(同上,其二)
擊竹自忻然。(同上,《書事》)
南山度北山。(卷二,《同粲湛二士人遊北山》其壹)
那知巖下樹。(同上,《憶遊天竺》)
壺隱遲遲日。(同上,《題凈眾壺隱》)
有客功名累。(同上,《贈別張西叔之豐城》)
悟取本來空。(同上,《與保寧西堂同客三塔因有感而作》)
涉世心猶壯。(同上,《有感》)
對床清約在。(同上,《送別永上人》)
溪寒魚隊散。(同上,《翠蘿亭書事》)
捫蘿循鳥道。(同上,《至錢君瑞壺天因題雲》)
索寞門長掩。(卷三,《走筆酬黎德夫》)
錦囊稱具眼。(同上,《贈黃元吉》)
無心問世緣。(同上,《遣懷》)
卑棲氣未平。(同上,《和崇上人》)
此老殊清健。(同上,《贈別性老》)
崢嶸歲且歸。(同上,《有懷》)
怪服先生眾駭聞。(同上,《贈張炳》)
魚吹鑒面暈痕蹙。(同上,《西湖晚步偶成呈曾君舉司戶》)
奔走塵寰出老顏。(同上,《橫翠亭書懷》)
亂山如畫帶溪平。(同上,《安吉道中》)
莫譽自成桃李蹊。(同上,《和自然》)
客裏無聊久合並。
阮途未用嗟漂泊。(同上,《客邸晝寢起而追程》)
十裏塵媒溪上林。(同上,《山道中答印上人遊乳竇》)
絕交益愧孔方兄。(同上,《春夜書懷》)
會向天庭振羽儀。(同上,《途次走筆送張明府之都城》)
丘郎蠟屐能從我。(同上,《途次遇雨和丘德高》)
劉郎瀟灑水為居。
觸目韶華總詩本。(同上,《題劉唐臣新葺池亭》)
瓣香深炷夜堂禪。(同上,《夜題》)
戲墨貽嘲接暝鴉。(同上,《答朋上人》)
萬瓦腳跟開花城。(同上,《憩竇園因題池亭》)
冰雪照人徐孺子。(同上,《和陳堯臣》)
屬文想見翻新樣。
有時出縱風煙步。(同上,《贈聞人必大》)
流水涓涓古意生。(卷四,《題謝公橋》)
茲遊無乃太清生。(同上,《雨後登吸江亭》)
攜茶時復過幽亭。(同上,《次韻吳伯庸竹間梅花十絕》其五)
雪引春歸竹外梅。(同上,其六)
不勞擬議話圖成。(同上,《呈吳伯圖尚書》其二)
寒灰枯木僅堪論。(同上,《遣意》)
等閑稚子來橫釣。(《遊西湖之北山天竺晚歸得十絕》其五)
欄邊□響流泉。(同上,其七)
興闌欲下山腰去。(同上,其八)
目盡孤煙白鳥邊。(同上,《散策》其二)
好風佳月總同盟。(同上,《宿紹興》)
蕭蕭細雨篷初閉。(同上,《錢清登舟》)
謾想華光寫照才。(卷五,《詠梅五十首》其四)
直疑冰玉作根荄。(同上,其六)
無人同趣獨支頤。(同上,其十三)
謾使詩腸日九回。(同上,其十四)
清臒偶入騷人意。(同上,其十七)
夜起荊扉趁暗香。(同上,其二十)
倚欄看處自商量。(同上,其二十四)
春風十裏梅花路。(同上,其三十)
好風領略知人意。(同上,其三十二)
冰玉精神霜雪摻。(同上,其四十)
時平不怕山荒寂。(同上,其四十二)
月明溪影亂毰毸。(同上,其四十五)
向來子美知如此。(同上,其四十八)
橘柚園籬近半黃。(卷六,《再遊道場》)
聲采當年陸士龍。(同上,《見張明府》其壹)
善政忻聞老父評。(同上,其二)
宏博自居韓若柳。(同上,其三)
道途誇客無他語。(同上,其四)
景星但欲爭先睹。(同上,其五)
東南壹尉臒仙外。(同上,《賀黃少府受辟》其壹)
三年民戴尉曹清。(同上,其二)
相與清名映古今。(同上,《題林唐臣別業》)
文章四海已多傳。(同上,《知府黃寺簿生日》其三)
只今文翰許誰攀。(同上,其六)
晚鐘未用催歸雁。(同上,《城西野行》)
坎止流行聊爾耳。(同上,《解嘲十絕呈浩西堂》其壹)
江湖放浪未寧居。(同上,其三)
心跡懸知兩握奇。(同上,其五)
浩然南北與西東。(同上,其六)
崎巇世路九回腸。
誰知貧樂異尋常。(同上,其七)
況是囊無挑藥財。(同上,其九)
只有江山不改常。(同上,《浩西堂見和因再用韻》其七)
莫談休咎動寒灰。(同上,其九)
沙邊鷗鷺日相親。(同上,其十)
未可唐捐肘後書。(同上,《示德園》)
如果把《江浙紀行集句詩》中所有的佚句都輯錄出來,將是壹個很有意義的工作。令人欣喜的是,張福清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壹定的成績,先後發表了幾篇相關研究文章。但是,如果這些專門題材的集句詩又進壹步與集唐、集古結合起來,從而有意排斥當代的詩句,則其文獻學價值就會大大降低。
3.集句詩的輯佚、校勘價值表現為集古詩與集今詩之間的不平衡性。大致說來,集古詩較低,集今詩較高,但具體情況又各不相同。在中國的集句詩中,歷來集古詩比較發達。宋人的集古詩,基本上是集唐詩,由於距離唐代的時間相對較近,所以其輯佚、校勘價值是不容低估的。金、元的集古詩中,唐詩的輯佚、校勘價值大大降低,但由於其中增加了宋代(或加上金代)的成分,因此對宋、金詩歌的輯佚和校勘仍然是有價值的。
中國的集句詩以集古詩為主流,集唐也好,集陶、集杜、集李、集韓、集蘇、集陸也好,本質上都是集古詩,而偏偏集古詩的輯佚、校勘價值相對較低,這是非常遺憾的現象。與此相反,最具有輯佚、校勘價值的集今詩卻自始至終沒有真正發展起來。所以,利用集句詩進行輯佚、校勘的工作重點並不是集古詩,當然也不可能是根本就沒有發展起來的集今詩,而是那些不以古今標榜的“集句詩”。而就這壹類作品來看,其中價值較高的也不是“古”句,而是那些年代相對較近的詩人的詩句。如前面提到的胡偉《宮詞》、史鑄菊花《集句詩》、李龏《梅花衲》、釋紹嵩《江浙紀行集句詩》、元代郭豫亨《梅花字字香》等幾種,實際上都屬於這種情況。明、清兩代的集句詩也是如此,而且由於這兩代的集句詩比較發達,其中保存的當代詩歌佚句就會更多。待到將來《全明詩》《全清詩》編纂完成並出版之後,壹定可以依賴兩代的集句詩輯錄出大量的當代詩歌佚句。
集句詩具有重要的輯佚、校勘價值,理當引起學界的足夠重視,但並非所有的集句詩都具有輯佚、校勘價值,即便有,其價值也有不同,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註釋:張福清:《李龏〈梅花衲〉對〈全宋詩〉校勘、辨重和輯佚的文獻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3期,第74~79頁。#########湯華泉:《宋代詩人翁元廣鉤沈》,《古籍研究》2008年卷上,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第200~2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