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代燕樂大曲優秀的音樂家有哪些?

唐代燕樂大曲優秀的音樂家有哪些?

在唐代燕樂大曲的專門機構中,產生的優秀音樂家非常多,如開元年間許和子的歌唱,李謨的笛、李龜年的歌唱和羯鼓,賀懷智、裴興奴的琵琶,張野狐的箜篌、篳篥及作曲技巧,都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平。

唐代大曲樂舞的極度繁榮與眾多音樂家的存在是密切相關的,當時的音樂家人數之多、演技之高,歷代都不能與之相比。這是壹個受過專業訓練的音樂家群體,他們分工明確、演技精湛,他們用自己傑出的才能造就了壹代音樂的高度繁榮。

伴隨著他們創造的音樂文化的傳播,他們的名字載入了史冊:許和子、張紅紅、康昆侖、段善本、念奴、李龜年、何滿、賀懷智、李管兒、曹綱、尉遲青、王麻奴等。

許和子是唐代的壹個民間歌手,他家世世代代都是樂工。開元末年,她被征入宮中為內人,改名“永新”。她不但長得漂亮,人也聰明,而且很會唱歌,最擅長變聲的技巧。

許和子的演唱音域非常廣,甚至能超出樂器達到的高度。昔日,唐玄宗曾經叫唐代著名樂人李謨吹笛,為許和子伴奏,結果歌唱完了,李謨的笛身也裂開了。

李謨是長安著名笛子演奏家,他曾經拜西域龜茲樂師學笛,技藝不凡,每每吹奏,聽者都有數百人,無不拍手叫絕。

念奴是天寶年間有名的女歌手,古籍中記載她在唱歌方面是宮伎中第壹的。有壹天宮中設宴招待賓客,因為人聲嘈雜,無法控制,眾樂工只能罷奏停唱。唐玄宗就命令念奴出場演唱,並由25人吹小管為其伴奏。歌聲、笛聲兩相追逐,美妙異常。使當時的場面馬上安靜了下來。

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曾經在《連昌宮詞》詩中描寫了這壹場面,詩道:

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爽覓得又連催,特赦街中許燃燭。春嬌滿眼淚紅綃,掠削雲鬢旋裝束。飛上九天歌壹聲,二十五郎吹管逐。

可見念奴的聲音動人嘹亮,音色優美異常,念奴色藝雙全,她的名聲四海聞名。連唐玄宗李隆基也是贊不絕口,他說:

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

除了許和子以外,見諸記載的唐代歌唱家還有陳不謙、謙子童奴、高玲瓏、長孫元忠、侯貴昌、韋青、李龜年、米嘉榮、李袞、何戡、田順郎、郝三寶、黎可及、柳恭、穆氏、柳青娘、謝阿蠻、盛小叢、樊素、唐有態、李山奴、洞雲、張好好、金谷裏葉等。

另外,唐代還有許許多多官宦名士的家養歌伎及民間歌手未能留名。這些歌唱家都有出色的演技,把唐代的聲樂舞臺點綴的花團錦簇、五彩繽紛。

當然,唐代的歌舞大曲中外籍樂工也非常多。在光輝燦爛的唐代文化中,不僅是我國封建社會文化的高峰,而且走在當時世界文化的前列。

此外,還有琵琶演奏家曹氏父子。唐代學者段安節所著的《樂府雜錄》中記載,貞元年間,有個叫曹保的樂工,他的兒子叫曹善才,他的孫子叫曹綱。祖孫三代都是當時著名的樂工。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他所寫的《琵琶行》序中說琵琶女功底很深,她曾經跟隨曹善才學藝。由此可見曹善才是當時長安城裏琵琶藝術的權威人士。

還有唐代詩人元稹有《琵琶歌兼昆侖善才》詩壹首,元稹把曹善才和另壹位琵琶大師康昆侖相提並論,他極力稱贊他們的演奏技藝。

至於曹綱,唐代詩人筆下見到他的名字就更多了。白居易《聽曹綱琵琶兼示重蓮》壹詩中大加誇贊了曹綱的琵琶技藝,詩道:

撥撥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語兩玲瓏。誰能截得曹綱手,插向重蓮衣袖中。

唐代詩人劉禹錫對曹綱的琵琶技藝更是高度評價,詩道:

壹聽曹綱彈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可見曹氏父子不但發展了琵琶演奏技藝,還教授了許多學生,對琵琶演奏的專業化有較大的貢獻。此外,還有琵琶演奏家康昆侖,他也是唐德宗時代的人,他在當時被稱為長安第壹琵琶手。還有西域歌唱家米嘉榮,他曾經擔任了唐朝廷供奉,與當時許多著名詩人都有來往。後來,米嘉榮有了壹個兒子叫米和,米和也是名重壹時的歌舞能手。此外,史籍記載,太和年間教坊中有善作《霓裳羽衣》舞的藝人米禾稼、米萬槌,他們也是米嘉榮的後代,這些人全都是當時的歌舞大曲能手。

唐代樂工和大曲歌唱家,他們精益求精,不斷進取。唐代燕樂大曲的繁榮,正由於這些樂工的不懈努力的結果。他們在聲樂、器樂、舞蹈各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他們和當時所有樂工對唐代音樂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唐代歌舞大曲名家眾多,這些歌唱家們和樂工們的超然智慧和迷人風采,展示出了中華民族聲樂藝術的燦爛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