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的科學性和古樸典雅,各國均主動學習雅言為榮。 世宗國王與“訓民正音”
朝鮮半島歷史悠久,但在很長壹段時期內卻是壹個只有本民族語言卻無民族文字的國家。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後來又采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很難接觸到。而且結合漢字創制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朝鮮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準確地標記朝鮮語言。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壹種既適合朝鮮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壹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問等壹批優秀學者,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壹些外國文字的基礎上,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1446年朝鮮正式公布了創制的朝鮮文字,稱為“訓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新文字發明後,世宗國王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創作《龍飛禦天歌》。他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訓民正音”的創制為朝鮮語書面語的發展以及朝鮮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朝鮮時代的帝王們深深地了解語言環境的重要性,為了使朝鮮的漢學教員能夠學到純正、地道的漢語,曾多次向明朝申請派遣留學生。被明政府否定後,他們只好以其他方式“曲線留學”。壹方面以使團成員的方式將漢學生徒混於其中,令其熟悉語言環境,掌握鮮活的語言;另壹方面,又以民間的方式向遼東大量派遣留學人員。據《世宗實錄》卷六十二載:“以入學選揀子弟二十人,並令仍會司譯院,講習漢文漢語,每於使臣赴京,以從事官差送,從之。”(十五年十二月壬戌)又據《世宗實錄》載:“承文院吏文生徒,依講肄官例,遼東入送,傳習漢音。”(卷八十七,二十壹年十二月癸巳)值得壹提的是,為了保證漢學教育的科學性,朝鮮李朝特別設立了質正官制度,所謂“質正”就是請專家解難釋惑,審定修改。承擔質正官重任的多為朝鮮李朝資深的漢學專家,他們所質正的內容也極其豐富,既有韻書,也有吏文,還有教材等。“僉知承文院事李邊、吏曹正郎金何等,以質問直解小學如遼東?” 日本很早就對中國文化進行學習,有古吳音,漢音,唐宋音等語音
吳音:吳音是日本最早的漢字音讀法。主要是日本奈良時代以前的遣隋使,也就是日本朝廷派遣留學中國南朝、隋朝的日本留學生或留學僧(和尚),他們所帶回日本的佛教經典或古籍的讀音。所以日本古典著作的《古事記》(太安萬侶oono-yasumaru,おおのやすまろ,包括神話、傳說、歌謠等、以天皇為中心的,日本統壹緣由之記載。712年,現存日本最古的史書)、《萬葉集》(日本最古詩集、20卷、4500首、759年)等都是以“吳音”去念的。這些讀音流傳到至今的主要有佛教經典或中醫術語裏的讀音。
漢音:隨著吳音之後,日本又盛行了壹種所謂漢音的讀法。這些讀法主要是奈良末期、平安朝初期的遣唐使或留學生,模仿9到10世紀的長安地區的發音而形成的。這些遣唐使認為他們所帶回來的發音才是真正的發音,所以為了和以前的發音區別,就把這時代的讀音叫做“漢音”。《日本書記》(舍人親王,toneri- shinnou,とねりしんのう,720年、最古的敕撰,奉朝廷之命而撰寫的正史、以修飾詞很多的漢文書寫的)就是以漢音書寫的。日語漢字的發音大部分都是以“漢音”念的。
唐宋音:唐宋音是大約在中國的宋、元、明朝時,即相當於日本的鐮倉時代到室町時代的僧侶,商人,與中國交易,他們所帶回來的食物、器物等的讀音就叫做“唐宋音”。本來那時的音,都是當時中國宋朝,元朝的發音,應該稱為“宋元音”,但因為那之前的唐朝文明昌盛,所以即使那時已經是宋朝,元朝,日本人仍然稱之為“唐宋音”。具體的例子,如吃的東西“餛飩”叫做“udon,うどん”,金子叫做“kinsu,きんす”,緞子叫做“ donsu,どんす”,椅子叫做“yisu,いす”,蒲團叫做“futon,ふとん”,暖簾叫做“ noren,のれん”。
常常有同胞談及日語和吳語,粵語,閩語的相似之處。有時候,某些人還發出上海話廣東話福建話真像日語的感慨。其實,應該說日語像吳語,像粵語,像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