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懷念湘靈的三首詩如下:
壹、《賦得古原草送別》
1.該詩由白居易在唐朝中期所作,贊美了草木生命力的堅韌和不屈不撓的品質,表現出作者對逝去歲月不舍的感慨。
2.詩中“惟樓上月寂寥,壹笛壹劍壹茶瓢,壹女房中衾枕溫”,流露出對湘靈的思念之情。
二、《賦得古原草更生》
1.該詩是對《賦得古原草送別》的回響,表達了作者對草木生命力頑強的崛起和重生的欽佩與敬意。
2.詩中借爽朗的春風吹拂冰雪,想象出湘靈形象,用“玉顏浮華”等詞藻描述她的美貌。
三、《寄黃滔》
1.該詩寫於年代不詳,大約是當白居易得知黃滔去世之後所作。
2.詩中寄情於自己的素心,表達了作者對湘靈的哀思和思念。
四、誰是湘靈?
湘靈指的是唐代著名女詞人韋應物的妻子黃滔,她有才華、有美貌,同時還勤於家事、持家有道,備受韋應物和當時的文藝界推崇。
五、拓展知識
1.除了白居易,唐代還有張為、劉禹錫等詩人曾經寫作多首描寫湘靈的詩歌。其中,張為的《湘靈雪華集序》是對湘靈才華的最高贊美。
2.韋應物和黃滔的愛情故事常被後來的文藝作品所描繪,如在清代著名的《紅樓夢》中,也有惜別黃滔之人的身影出現。
3.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4.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書,封馮翊縣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龍門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