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壹下,五指膏是方子的名稱,同名的方子大概有七個。
3《犀燭·藏府門》(卷3.1)由天冬、麥冬、生地、薄荷、貝母、丹皮、阿膠、茯苓、犀角、羚羊角、梨汁、蓮藕汁、甘蔗汁、人乳、蘿蔔汁組成[1]
3.2五汁膏用法用量將前十味藥加水煎煮取汁,再與其余藥物煎煮,再加入蜂蜜,燉半天成膏【1】。
3.3功能主治《雜病源流·犀燭·藏府門》中的八路五汁膏,具有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的作用。治真陰不足,火虛炎,乏力,咯血[1]。
4《神仙年紀》卷二五汁糊4.1五汁糊
4.2蜂蜜四盎司,姜汁四盎司,白蘿蔔汁半斤,梨汁半斤,人奶1碗。
4.3主治:《神仙年譜》第二卷五汁膏,用於治療咳嗽。
4.4五汁糊的用法用量早晚各取幾勺湯。第二,除根。
4.5制作方法* * *熬成糊狀。
5五汁藥膏28個方向在選擇醫生大全5.1方明五汁藥膏
5.2由白蘿蔔5斤(搗碎汁)、姜5斤(搗碎汁)、蔥5斤(搗碎汁)、韭菜5斤(搗碎汁)、菜籽半斤(汁)組成。
5.3主治:《名醫全集》二十八味五汁膏,主治痛風。壹切都是寒冷、潮濕和痛苦的。
5.4五汁糊用法用量:將五汁煎成糊狀,滴入珠中,加香油、東單、石灰精制。如果汁加多了,汁加少了,膏藥糊就做好了。不管多長時間,都是立竿見影。
6“醫用級”卷八方向五汁軟膏6.1方明五汁軟膏
6.2梨汁、蓮藕汁、蘿蔔汁、菱角汁、姜汁的成分。
6.3適應癥:醫級卷八五汁軟膏適用於痰火咳嗽,燥結難愈者。
6.4五汁糊用法用量:取天然果汁1分鐘各壹份,或加入人乳、白蜜各0分鐘,將糊煮沸。時不時摘23勺。
7《醫療系統》第66卷五汁軟膏7.1五汁軟膏
7.2鮮核桃皮、鮮酸石榴皮、黑桑椹、墨旱蓮、鮮地黃的成分。
7.3主治:《易通》六十六方五汁膏適用於黃髭、紅髭。
7.4五指膏的用法用量臨睡前,把藥塗在頭發上,用1染就黑了。
7.5在制作方法上,應及時取汁,在瓷盆中曬幹做成餅,並混合,用堿水混合,少用明礬、鹽、糊。
8治疹書底部五汁藥膏8.1方明五汁藥膏
8.2由65,438+0竹汁,65,438+0李靜汁,65,438+0梨汁,半個姜汁,65,438+0焦糖組成(長時間用白蜜煮特別奇妙)。
8.3適應癥治療出疹書底五汁膏主要用於治療出疹後誤食豬肉雞肉者,或因感冒而終身咳嗽者。
8.4用法用量五汁糊* * *溶解。每次吃幾勺,不分時間。
9《松雅尊聖》卷七五汁糊9.1方明五汁糊
9.2由蘆筍2元、麥冬2元、生地2元、貝母1元、牡丹皮1元、茯苓8元、阿膠1元、薄荷2元、犀角5元、羚羊5元、耕作層汁2分鐘、蓮藕汁2分鐘、蘿蔔汁2分鐘、人乳2分鐘、甘。
9.3適應癥:《松雅尊聖》七方五汁膏用於治療虛勞、咳嗽、咳血、痰、喘。
9.4五汁糊用法用量:用水8分鐘,煎3分鐘,去我,加5汁,再煮。以水為量,加蜂蜜2盎司,燉湯半天。
9.5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