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歲的萌娃熟悉《千家詩》的例子,告訴家長什麽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四歲的萌娃熟悉《千家詩》的例子,告訴家長什麽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強迫勞動是違背心理學原理的,壹切有效的活動都必須建立在壹定的興趣基礎上。”

案例1

王恒義,來自山東青島,是壹個只有四歲的可愛寶寶,但她已經能夠閱讀3000多本書,熟悉千家萬戶的詩歌。在最新的《快樂中國》中,他被撒貝寧稱為最新壹代的“人工”智能。克裏斯蒂娜、李晨、撒貝寧和康震輪流現場出題,但他也很難不及格。

我不僅能流利地背誦詩歌,還知道詩中所包含的含義。

王恒義的奶奶何霞說:從來沒有要求蕭恒毅讀詩、背詩,只是自然培養,對孩子的興趣給予足夠的尊重和鼓勵,無形中讓蕭恒毅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真正濃厚的興趣。

案例2

小華從小就很喜歡小動物,非常熱衷於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初中的時候經常因為觀察小動物弄得滿身是泥。父母對此很生氣,認為他無所事事,就想辦法不讓他在外面玩。父母想讓他學鋼琴,以便他將來中考加分。

起初,他總是趁父母不註意,溜到附近的公園做自己喜歡的事。有壹次,他帶了壹只黑蜘蛛回家,父母勃然大怒,罵他不要帶這麽臟的東西回家。爸爸還踩死了蜘蛛,媽媽打碎了他積攢了幾年的裝有各種標本的“百寶箱”。那壹刻,小華楞住了,回自己房間沈默地坐了壹下午。

從那以後,他的學習成績壹落千丈,變得沈默寡言。他的父母對此非常擔心,甚至懷疑他是否有精神問題。

小華的生物老師說:“小華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如果訓練得好,他將來會是壹個非常優秀的生物學家。”

壹正壹反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尊重孩子在某壹方面的獨特興趣,才是父母最正確的教育方式。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安排孩子的學習內容時往往盲目跟風,比如舞蹈、鋼琴、繪畫、外語、書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卻沒有真正考慮到孩子的實際興趣愛好。對於壹些孩子真的很喜歡,但是不符合父母的標準,就會壹味的阻止和否定。

中國童話大王鄭說過:“不要讓孩子在沒有興趣、沒有理解能力的情況下,做他不感興趣的事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最大化並持久孩子的智力。當孩子做壹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往往能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放棄自己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孩子必然會和父母產生矛盾,很難有所成就。

父母如何從孩子的日常行為中發現孩子的興趣?

平時註意觀察孩子的活動,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好好引導。

孩子剛接觸這個世界,對世界上的壹切都感到很新奇。他們對知識和美麗有著強烈的渴望。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的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千差萬別。比如有的孩子喜歡音樂,小小年紀就對音符有近乎完美的感覺,能準確唱出每個音符;有些孩子熱愛藝術,無論什麽環境,都可以隨意畫畫。衣服、紙、地板、墻壁都是他們的畫紙。有的孩子記憶力很強,對讀過的書和畫念念不忘;有的孩子對各種昆蟲、小動物有特殊的感情,有時候為了死壹只小貓,幾頓飯都吃不下,等等。

這些都是孩子對某壹事物最初的興趣,或者是他們在某壹方面的天賦。家長不要視而不見,也不要想當然,更不要壹味的批判和否定。而是要仔細觀察和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自己的興趣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經常和孩子交流思想感情,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孩子們帶著自己奇妙奇異的幻想感受萬花筒式的世界,並從中得到樂趣,從而對世間萬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有的孩子總是喜歡剛買的新衣服新鞋子,不厭其煩地穿上、脫下,摸摸這個,摸摸那個;有些孩子為了得到他們喜歡的玩具,比如變形金剛和飛機模型,寧願放棄美味的食物。有壹個男孩非常喜歡橡皮泥。他的房間、書桌、床頭都擺滿了用橡皮泥捏成的各種小動物。母親懷疑他把房子弄得又臟又亂,所以當她幫他打掃房子時,她把所有的橡皮泥玩具都扔了。結果小男孩哭著沒吃幾口飯。

這說明家長不能只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主觀意願去幹涉孩子,而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經常抽時間陪孩子玩遊戲、活動,與孩子交流感情,走進孩子的遊戲王國,發現孩子的天賦和興趣,並加以正確引導。否則只會適得其反,欲速則不達,扼殺孩子的個性。社會上不是有孩子為了拒絕學琴而傷手的悲劇嗎?這說明,當孩子的興趣發展受到強制阻礙時,就會產生過大的心理壓力,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們父母應該引以為戒。

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應該說壹個孩子培養某種興趣,形成壹種愛好,發展成某種特長是有壹個過程的。我們家長不能急於求成,壹定要註意在生活中逐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也可以這樣做。

尊重孩子的愛好。

孩子的興趣愛好可能和父母期望的完全不壹樣。父母壹直希望有壹個會彈琴的女兒,但是孩子出生後對畫畫很感興趣,總是亂塗亂畫。父母是尊重孩子的興趣還是強迫孩子放下畫畫學鋼琴?聰明的父母必須知道他們應該做什麽。尊重孩子的愛好是對孩子健康成長最好的幫助,而強迫孩子放棄自己的愛好去學習自己不喜歡的興趣,則是對孩子的壹種傷害。

不急著否定孩子的興趣。

對於孩子來說,可能他們的愛好只有三分鐘熱度。他們說今天要學畫畫,明天要學跳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孩子在堅持壹件事情之前,是有選擇的權利的。所以家長沒必要急於否定孩子的興趣愛好,而是要鼓勵孩子愛上某個興趣愛好,並長期堅持下去。這是對自己孩子最好的支持。有些家長對孩子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的行為很反感,甚至會因為這個而拒絕讓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這無助於孩子的興趣發展。

理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可能很多家長更看重孩子在主課上的學習成績,對其他非主課不太了解,所以不認同孩子花很多時間在興趣愛好上。家長這樣的理解是不正確的,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些孩子自己喜歡的課程不累,也不會影響正常學習。孩子覺得在自己喜歡的課程中享受和放松,這也是他們愛上這壹門的原因。他們會努力學習,會創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支持和鼓勵愛好。

不知道父母有沒有這種苦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藝,自己家的孩子卻沒有愛好。孩子在壹起,沒什麽可聊的,朋友也少了很多。家長要提前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鼓勵和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如音樂、美術、體育等。孩子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父母自然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更多的支持。

附言

在教育過程中,家長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健全的人格,優秀的人格品質,這其實是壹種成功的教育,讓孩子在追求和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的過程中,堅定自己的看法,走自己的路。

註:內容由鐘友軍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