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清朝入關時滿清八旗部隊有多少?

清朝入關時滿清八旗部隊有多少?

有5000人,似乎和妳平時想象的數字相差很大。但是,5000人是真正打仗的鐵甲人,應該有沒有鐵甲的丁羽陪著他們當勞工、民工、警察。這個比例應該小於通常的60:140,但是我們還是按照這個來算吧,皇太極的總兵力大概是16000。

以上只是帶八旗的士兵人數。其實就像上面說的,這次入侵的還有壹些蒙古兵。再來討論壹下蒙古兵的數量。

第二年崇禎入侵時,蒙古八旗根本沒有正式建立。叛逃到金朝後期的蒙古部落,大部分被編為魯牛,大部分屬於滿清八旗。這也是為什麽巴奇下有近20%的蒙古牛記錄。如《滿洲正史》卷七記載,天命六年時,廓爾喀的內古爾·布什泰吉,芒果臺吉率645戶投之,努爾哈赤給其壹個滿族魯牛,另壹個蒙古族魯牛,歸其所有。所以和後金結盟過壹些日子的蒙古部落,比如喀爾喀,本來就是滿清八旗的壹部分,也就是包含在之前的估算中。

這裏我們要計算的蒙古兵數量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壹個是當時已經編好的獨立。

蒙古第二旗成立,第二是科爾沁為蒙古諸侯國,第三是奈曼、敖漢等新加入的蒙古部落,第四是作為向導的喀喇沁部。據舊檔案、記錄等史料記載,皇太極大軍於十月初二在盛京出發。第四天,紮魯特的部門來開會了。第五天,奈曼、敖漢、紮魯特等人來開會。第六天,巴林部來開會了。15日,科爾沁* * * 23大部分貝勒領兵赴會。紮賴特部本來要來的,但是中途回去了。20日,我將進駐卡拉市,在那裏與喀喇沁各部會合。27日,前鋒開始進攻龍井關。

先說蒙古兩旗。八旗裏沒有蒙古旗。天命七年,科爾沁、烏魯特帶領3000多戶群眾投票,要再立壹面蒙古旗。《滿清舊檔》四十卷,努爾哈赤說:“我想妳,回來了,所以給妳做了兩面旗。”這是蒙古第二面旗。這兩個旗有3000多戶,平均每戶壹個兵,就是3000個兵。天聰二年,人數略有增加,可算四千兵。這些士兵是否都入關,史書上沒有記載。如果他們按照1/3入關,那就只有1,000了。這裏我們按照極度寬松來計算,當有2000名士兵時。

科爾沁壹小部分並入蒙古旗,但大部分保持獨立。

外國附庸的地位。這些部落後來被正式收編,編入牛誌,屬於他們的賬戶。據滿清舊檔《崇德元年十壹月篇》記載,皇太極派人到科爾沁部統計人口。發現科爾沁各部甲兵6539人,家庭22308戶,* * *編牛記錄448條。

除科爾沁部外,其他零星部落如奈曼、敖漢、紮魯特、巴林等都帶兵來會。同樣,據滿清舊檔《崇德元年十壹月篇》記載,皇太極也曾派人編纂整個外族藩屬蒙古的牛數記錄。* * *鐵甲兵5456人,19580,編牛記錄384條。奈曼等部門都包括在內。

這樣,以上兩個數字加起來,* * *有11,995個兵。但是,上述兩個數字有重疊,如“邦迪的額頭”、“索諾穆”和“達汗卓力克圖”等等。這麽說吧,科爾沁和其他所有外族部落總共有10000士兵,但這個數字的統計範圍還包括了茂名安、翁牛特和烏拉特等部落,這些部落在崇禎二年似乎並沒有隨皇太極入關,而這個統計是五年後的事了。當時蒙古已經被征服很久了,各部落基本都加入了。推回天聰三年,不考慮人口增長的因素,喀爾喀、敖漢、奈曼五部剛剛被征服,來不及完全消化,所以士兵總數明顯少了。

我們舉幾個例子:這次進入科爾沁蒙古的總統是“土舍特”。五年後,他已經是王子了,但他的士兵總數是936人。卓力克圖等23位貝勒中,五年後也是太子,但兵有587人。大小三阿爾寨671人,木寨240人,索諾穆130兵。這些數字都是五年後的。如果這次入關有親金的漠北蒙古軍麾下共計八千鐵甲兵,我覺得不可小覷。假設這些士兵有壹半隨皇太極入關,最多也就四千左右。

再比如:巴林來參軍,被皇太極罵遲到,馬瘦。貝勒鄭重其事地走到了壹起,但處罰卻只有“十匹馬”,可見這些小部落的人數絕不會很多。

最後,別忘了還有漠南蒙古的喀喇沁部作為向導,數量不詳。然而七年後,皇太極編輯了整個喀喇沁部落(包括察哈爾),共有16953壯丁,分為十壹旗。其中9113人分獲喀喇沁、土默特左右兩翼,其余7830人與舊蒙古魯牛合並,組成新蒙古八旗(見上圖八旗通誌)。需要註意的是,這16953壯丁,大部分是被皇太極打得逃往青海,死在途中,才完全取得對漠南蒙古的宗主權,所以分為新收編的外喀喇沁和舊投降的內喀喇沁,其中外喀喇沁占多數。當了兩年向導,天聰只能是內喀喇沁或者老喀喇沁的壹部分。據趙德貴的《清初蒙古旗的劃分與整理研究》(滿族研究第七輯),八旗通誌中關於這些牛的記載有30余條。如果簡單估算壹下老喀喇沁在編時占士兵總數的30%,應該是五千兵左右,也就是兩千兵左右。

,打得火花四濺,遠沒有征服整個大漠南蒙古。幾個月前喀喇沁還在和明朝做生意,從袁崇煥那裏買米。其實只是在天聰五年,力丹汗被打得逃到青海,死在了途中,徹底滅了他的權,然後皇太極徹底獲得了沙漠南蒙古的宗主權。這樣,天聰二年蒙古聯軍總人數,如上所述,約為8000人,蒙古二旗2000人加上科爾沁、奈曼、敖漢部4000人,喀喇沁部2000人。這已經是按照寬松的標準計算了,我覺得不可小覷。其實後來在《太宗實錄》中說,莽庫爾臺等左翼蒙古騎兵進攻袁崇煥,證明蒙古軍隊總人數在千人左右,我們的估計並不離譜。

有壹點需要澄清。可能有人會看到庚申天聰三年十月的《太宗實錄》記載“納日河大軍,五千人來察哈爾”,以為蒙古人多。《清史稿》?唐太宗石基後來抄了這段話。但據《滿清舊檔》:“初九,駐納裏。那壹天,五個逃犯從察哈爾騎馬回來了。”可見記錄不是翻譯錯誤就是手寫錯誤,五個人被記錄成五千人!其實當時察哈爾還在利丹汗的控制之下,怎麽可能有5000人去投票!即使投票,也主要是平民。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統計蒙古軍隊總人數為八千人。

最後有人提到了家奴塗層的問題。有兩種塗層,壹種是所謂“足不出戶”的人,即足不出戶的奴隸壯丁。這些人不計入戶籍,是私人家奴。按通常情況,仆從不得以官員身份參加考試,也不得以士兵身份披甲。曾經有過家奴被控披甲的案例,只有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家奴才能夠隨軍隊出征。這種塗層是名副其實的奴隸。如果妳想獲得盔甲的資格,妳必須“開戶”,並正式登錄魯牛的帳戶。即使開戰,這些人最多做後勤管理雜事,實戰的很少。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關於這次入侵的相關記錄。而且“家仆”總數並不多。天聰七年,家家戶戶每十人披棉甲充實漢軍,* * *得1580人(《史記》七年天聰七月)。可以知道當時的仆從總數大約是15000人。即使有人在天聰二年隨軍,人數也不得超過1千,起不到任何實質性作用。

還有壹種塗層,即所謂的“旗鼓”。簡單來說,這是皇帝的直系塗奴,但在法律權利上不同於仆從,與後來的漢旗手享有同等權利。他們不僅在旗裏,可以做官,可以參加考試,還有武裝和領糧的義務。嚴格來說不算是壹種“包衣”,可以算是皇帝的私人侍衛。曹雪芹的祖先曹寅穿著鼓的衣服。從他的力量來看,他不像壹個奴隸!這壹點在趙凱的《清代七骨作陵考》中已有明確論述。

當時有多少人如日中天的信息我還沒查到,但應該不會很多。從“旗鼓”的名稱來看,大致就是打旗鼓的責任。而且他們應該是皇帝的親兵,討論袁崇煥的廣渠門之戰也沒關系。

如上所述,把總數加起來。滿清軍隊有5000名鐵甲兵加上蒙古軍隊8000名,鐵甲兵人數應該在13000左右。加上後勤、雜工、搬運工、塗裝、民工等。,我估計皇太極入關總兵力不會超過兩萬五千。

與歷史記載相比,這個估計也是合理的。比如遊牧民族攻占遵化這樣的大城市,就是退出長城的關鍵。為了不被明軍重新占領,切斷退路,要重兵把守。其實皇太極真的很重視,他派了軍師範文程在這裏駐紮。但剩下的部隊只有“500名鐵甲兵和300名赤手空拳的士兵”,壹個***800人守著這麽重要的地方(見滿清舊檔書19)。可見金兵總數實際上是捉襟見肘的。

簡單估算壹下,如果共有兩萬五千遊牧民入關,有的會留在遵化,有的會留在道路和交通要道,有的會作為偵探,有的會在戰鬥中迷失方向。北京城下恐怕有兩萬人之多,包括實際參戰的1,000人。皇太極再次分兵,留下兩黃兩紅旗和壹面蒙古旗作為右翼,在德勝門與滿貴作戰,而滿古臺率領其余左翼軍隊在廣渠門與袁崇煥作戰(以上見《滿清舊檔》19)。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袁部將面臨高達65,438+0,000人,其中高達5000鐵甲兵。

從這壹點來看,《太宗實錄》說:“莽古爾泰等人...兩千名衛兵和蒙古士兵攔住了去路。見寧遠巡撫袁崇煥,錦州總指揮祖大壽,兵兩萬,在沙窩門外。”應該沒有人們通常想的那麽離譜!莽庫爾臺帶著騎兵進攻袁部的三個陣地,這樣看來帶領蒙古部2000左右的騎兵進攻完全在我們的估計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