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相傳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
原文: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翻譯: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以後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導人以後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後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勉勵。
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上說:“教人是學的壹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註釋: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
作品賞析
本文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本文表達了作者希望未來能建設壹個沒有君主統治,人人平等自由、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制度的美好心願,從側面折射出當時社會的黑暗。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子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壹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對各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特別要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實行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