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從來不缺乏愛國誌士。很多人都有成為英雄的期待。他們舍生忘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北史·顏之儀傳》中有壹段描述:“公對朝虧欠甚深,應盡忠報國”。更多的人從小就熟悉“精忠報國”這個詞。作為壹個成語,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它,並經常用它來描述許多愛國英雄的故事。知道這個成語的人,大多首先想到的是嶽飛的“精忠報國”,“嶽母刺字”不僅把這四個字刻進了嶽飛的背上,也把他的故事刻進了後人的心裏。然而,背刺獻身報國,卻被從教科書中刪除,說他不再是民族英雄。發生了什麽事?
嶽飛出生的時候,天是不平凡的。北宋時,河北西路襄州湯陰縣壹家農家上空出現壹只大鳥。它盤旋在嶽家的上空。這家的女主人正在經歷生產的考驗。隨著大鳥的大聲啼叫,壹個嬰兒誕生了。這就是嶽飛出生的故事。他的父母給他取名嶽飛,小字是鞠鵬。希望他像大鳥壹樣展翅高飛,將來有所成就。
而嶽飛,從小就表現出與壹般孩子不同的東西。由於家境貧寒,不可言傳,只能靠體力維持生計,而誤發現他有很好的武功天賦。因為與同齡人相比,他“力大如牛”,年紀輕輕就能超越普通成年人。
嶽飛從小就是壹個很正直的人。如果鄰居之間有矛盾,他會站出來維護正義的壹方。久而久之,嶽飛在十裏八村小有名氣。眾所周知,在嶽家莊有壹個小夥子,他出生於誠實坦率的家庭,經常幫助別人。所以,凡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都會請他幫忙,他從不拒絕。
鄰裏之間,他能幫到他們,他也很滿足。因為他經常練武,有能力幫助別人,為什麽不呢?為了施展自己的能力,用正義幫助更多的人,他開始習武。天生怪骨,是個武學奇才。他師從武術大師周同門,虛心向他學習武術。周統也很喜歡嶽飛這個徒弟,把自己所有的技術都教給了嶽飛。
而且他學習能力很強,把師傅教的武功都習得了,尤其是騎射。周統是最精通的,嶽飛是最好的。嶽飛雖然進步很快,但好景不長,他的學武之路就此中止。因為他的老師病重去世,他暫時沒有地方學習,只能自己苦練。因為師徒彼此欣賞,感情深厚,周統帶給他的不僅僅是武功,還有父子般的感情。每年周統去世的紀念日,嶽飛都會去祭奠他的老師,這個習慣壹直堅持到嶽飛去世。
當然,武術也是壹門“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的技能。如果周統教授刻苦練習他的武術,嶽飛可以被視為精通它。而且他並沒有因為師傅的去世而停止習武。通過閱讀周統給他的秘密和武術方法,他每天堅持自學和練習武術。由於他對武術的熱愛和他在武術方面的天賦,他很快成為壹個武功很高的人。而且因為力氣大,學了武功之後名氣更大了。
報效國家是武術家嶽飛從小的願望。宣和四年,北宋戰場上有壹個力量無窮的少年。嶽飛獻身報國。戰爭壹開始,他就走上了參軍的道路。因為他胸懷大誌,忠於國家,在戰場上壹次又壹次地與敵人戰鬥,立下了赫赫戰功。與其他武將不同的是,他只知道硬拼,他也運用智慧和謀略。有壹次,他以壹敵二活捉了賊王,僥幸逃脫,因此受到將軍賞識。後來屢立戰功,壹路升偏校。雖然他的官職不高,但卻鶴立雞群。
婆婆紋身的故事發生在靖康元年。因為宋欽宗與金交戰,立誌報效國家的嶽飛想在戰場上殺出壹片天地,卻因為家裏有老母親要照顧而左右為難。在家國之間徘徊,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希望母親原諒他的不孝行為,完成他報國的夢想。在她開口之前,這位母親知道她兒子的想法,並告訴他,她非常支持他的雄心壯誌。如果她有壹天能取得成就,她壹定要忠於她的國家。臨行前,他用針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別在嶽飛的背上,用畫師畫出來,以打動兒子。
在母親的期望和支持下,嶽飛全身心投入戰場,依靠自己的天賦和高強的武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在戰場上,他是個好領導,經常沖在士兵前面,生死無懼。最後,勇敢善戰的嶽飛遇到了賞識他的伯樂王彥,成為壹名猛將為他效力。王彥也很欣賞嶽飛的智慧,給他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就這樣,嶽飛壹路殺敵無數,過關斬將,成為抗金將軍,帶領數千將士報效國家。我怎麽可能滿腔熱血,卻不知道人是險惡的。他在戰場上英勇作戰,不遺余力。奸賊小人在背後陷害他,設計讓皇帝誤會了他。壹心要屈辱和平的趙構不僅不相信嶽飛的忠誠,還聽信謠言。在戰場上,嶽飛面前有敵人,身後有昏庸的皇帝。他們倆都想殺了他。晉奸細奉命刺殺嶽飛,也想刺殺嶽飛。後來,趙構終於找到壹個機會,讓這個為他立下豐功偉績的忠臣冤死。
受盡委屈的嶽飛再也看不到自己被冤枉的那壹天,但後人還是努力證明自己是英雄,為自己伸冤,歌頌自己精忠報國的故事。有人把他的故事寫成書,有人把他的故事拍成劇,有人自己把他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千百年來,嶽飛的愛國精神被廣為傳唱,但近年來,嶽飛被從“民族精神”的名單中剔除,這個曾經印在教科書上的名字和他的故事突然消失了。大家都很驚訝,為什麽要這麽做?嶽飛做的不就是英雄嗎?
其實嶽飛是英雄的事實從來沒有改變過,只是“民族英雄”和“英雄”是有區別的,這個稱號目前已經不適用了。嶽飛所抵抗的金人,多由女真、漢人、契丹人組成。在歷史的逐漸演變中,中國的民族越來越多元,但秉承56個是壹家人的理念,早已形成統壹的整體,所以現在都是壹家人,所以嶽飛的“民族英雄”稱號不再適用。
雖然略有更正,但我們並不否認嶽飛為國捐軀的精神。他壹心報國,關心百姓安危,還是值得學習的。背刺忠於他的國家。即使把他從教科書上去掉,他不再是民族英雄,但他仍然是英雄。
“自私自利,則國家生死存亡,因禍避之。”嶽飛的故事依然會流傳在每壹個後代的心中。這種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會長久不變,“民族英雄”對他來說只是壹個稱號,英雄的本質永遠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