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主是和滿洲八旗制度壹起誕生的。努爾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後,舉兩黃旗,貝勒人分六旗。比如大貝勒戴善有兩面紅旗,二貝勒阿敏有壹面藍旗,三貝勒曼古臺有壹面藍旗,四貝勒皇太極有壹面白旗,楚英之長子杜杜有壹面白旗。
此外,晚年努爾哈赤將自己的兩面黃旗分成四份,其中三份給了阿濟格、多爾袞、多多三兄弟。
也就是說,八旗制度建立之初,戴珊、阿敏、芒古臺、皇太極、杜杜、多爾袞是第壹旗主。皇太極繼位後,先後打壓阿敏、芒古臺等貝勒,剝奪其旗主地位。藍旗給了吉爾哈朗,藍旗給了長子豪格。兩個黃旗和兩個白旗互換了位置,使兩個黃旗成為皇帝親自率領的第壹個兩旗。
順治皇帝即位後,多爾袞被清算,白旗被帶入皇帝個人領。至此,兩黃旗和白旗成為皇帝個人領的上層三旗,其余為下層五旗。
順治時期,隨著開國國王的沒落,以後五旗的旗主人選也發生了變化,但基本都是原旗主的後代。嚴格來說,順治是最大的旗主,但因為他是皇帝,所以沒有旗主這個說法。
晉朝後期,旗主權力很大。八旗制度是集經濟、軍事、社會於壹體的組織,八旗主人對旗內事務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甚至可以認為八旗的主人有殺、奪其人員的權力,甚至努爾哈赤、皇太極也不能幹涉旗內事務。
旗主貝勒舉著壹面或兩面旗,意味著他掌握著軍權。這在努爾哈赤死後尤為明顯。皇太極繼位後,雖然名義上汗流浹背,但實際上還要看戴珊、阿敏、芒果臺的眼色行事。
這是皇太極繼位之初與三貝勒平起平坐的根本原因。此後,皇太極采取措施,攻打阿敏、莽庫爾臺、岱山,直到他稱帝後,才在壹定程度上集中了皇權。
清朝入關後,中原尚未安定,八旗軍仍是朝廷的絕對主力。八旗諸侯帶領本部官兵南征北戰,為清朝統壹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與此同時,這些八旗主的權力與日俱增,不僅能左右國家大事,還能在壹定程度上制約皇權。
努爾哈赤時期到順治朝,是八旗主人權力最大的時期,下面的五旗也有能力與皇帝上面的三旗抗衡。
清初,八旗上馬治軍,下馬治國,而王會議政治為這些旗主提供了權力的溫床。順治皇帝臨終時,鑒於太子瑞多爾袞在位的弊端,留下索尼等四大臣為侍郎,將皇族諸侯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
康熙初年,八旗地位雖受尊重,但遠離國事,逐漸邊緣化。康熙上臺後,對八旗制度進行了改革,對以後的五旗采取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原則。康熙中期,隨著諸侯逐漸成年,康熙將這些年長的諸侯分成了下五旗。
八旗各旗的基本單位是魯牛。努爾哈赤時期,每個魯牛的人數是300人,五個魯牛組成壹個甲拉,五個甲拉組成壹個孤山(意為旗)。這樣壹面旗就有25牛的記錄。這是壹個粗略的數字。隨著八旗人口的成倍增加,魯牛的數量也在不斷擴大。
康熙把下五旗的牛錄拿出來,給了大皇子。比如正藍旗的10頭牛記錄分給了黃帝的第三個兒子,或者8頭鑲有紅旗的牛記錄分給了黃帝的第四個兒子。而且隨著年長的王子越來越多,壹面旗幟往往分發給幾個王子。康熙將太子分為下五旗,無形中削弱了原旗主的實力。
這樣,接下來的五個旗的每壹個旗中都存在幾個旗主。久而久之,旗主的舉報成了擺設,旗主的頭銜也迅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為了更好地限制旗主的權力,康熙皇帝還改進了八旗的管理制度。關外期間,旗主是各旗的最高統帥,管理壹切旗務。但康熙以後,實際事務由總司令管理,旗主只是壹個名義上的頭銜。
在清朝的史料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比如鑲藍旗的滿清都督,正紅旗的蒙古都督。這些領導人實際上是各旗的首席執行官。旗主和太子雖然是名義上的主人,但不能詳細參與旗務。而統帥管理實際事務,卻沒有旗主之名,達到了相互牽制的作用。
雍正、乾隆兩朝進壹步采取措施限制旗主、將帥的權力,設置更多官員管理旗務。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乾隆以後,所謂的八旗旗主只是壹個偽命題。事實上,旗主的名字很少出現在八旗中。但由於八旗固有傳統的影響,很多旗手仍有旗主的觀念。當他們遇到前旗主及其家人時,往往被視為“大師”,但這位大師的影響力實在是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