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哪些邊疆建設者的事跡?

有哪些邊疆建設者的事跡?

1,壹壺水的故事?

1949年9月底,新疆和平解放後,為保衛勝利果實和人民財產,解放軍對新疆殘余土匪進行了大規模圍剿。大多數歹徒不是被消滅就是投降了。然而,壹小撮不甘失敗的反動派在阿爾金山密謀從青海方向逃跑,企圖逃避打擊。我們部門的壹個團奉命追捕這個土匪,決不允許他們逃跑。

2.壹只碗的故事?

21團原是老部隊。開墾土地和起早貪黑是非常困難的。壹個新戰士忍受不了這種痛苦。他說:“我是來當兵的,不是來吃苦的。印象中,當兵是很威風的,可誰知道我去了兵團當兵,每天幹著這麽累的活。說實話,我在老家沒幹過這麽累的活。這麽大的罪,我不放心。”他想開小差回家。?

3.壹雙眼睛的故事?

從65438年到0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第二軍和第六軍在王鎮將軍的領導下和平解放了新疆。原則上,這支部隊可以回去,但王鎮將軍說,這支部隊應該留在新疆進行建設。為什麽?因為新疆的革命基礎比較薄弱,這個地方離不開軍隊。

4.壹件軍裝的故事?

解放初期,為了發展生產,保證供應,開展對奸商的經濟鬥爭,新疆軍區生產合作社於1949 12 10成立,主要任務是辦廠。當時,這個合作社沒有任何資金,是由指戰員們自己創辦的。

5.大壩的故事

抗洪築堤在內地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工程,在兵團邊防團卻是保衛國土的戰鬥。在阿爾泰山西南角的十師185團,有壹條小河叫“阿拉克別克”,哈薩克語的意思是“姑娘的耳環”。在歷史上邊界尚未劃定的時候,中蘇壹直以這條天然河流為分界線。

擴展數據:

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給兵團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兵團把發展作為完成開荒戍邊任務的第壹要務。大力優化農業,發展壯大工業,發展搞活服務業。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壹些特色產業和產品形成了明顯的比較優勢和規模優勢。

兵團以屯墾戍邊為己任,以兵團的發展壯大和廣大職工的富裕為工作目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擴大開放。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成就,邊防部隊新發展不斷推進。

兵團與國內外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取得了壹定的成果。我們希望繼續加強與各方的聯系,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