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會有簡體繁體字?

為什麽會有簡體繁體字?

隨著目前全球漢語熱的興起,用繁體字還是簡體字也成了壹個熱門話題。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使中華文化中的大量古代典籍至今仍然能為人們閱讀和理解。漢字作為***同的書寫體系,也是聯系中國各方言區的工具,在當今也成為世界華人聯系的***同紐帶。 目前的漢字大體上可分為繁體和簡體兩個系統,這其實是自漢字產生以來就有的現象。北京大學中文系郭銳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從漢字產生,簡體字、繁體字之分就壹直存在,同壹個字可能有兩種字體,特別是宋、元時期出現了大量的“俗字”,即民間流行的簡體字。在嚴格意義上,我們現在所說的“簡體字”實際上應該被稱為“簡化字”。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就公布了《簡化字表》,由於種種原因,這壹計劃並沒有得到實施。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政府分階段公布了《簡化字表》,並在大陸範圍內加以推廣。 許多專家表示,現在公布的簡化字大多數是收集民間流傳已久,比較認同的簡化字體。中國以前曾經試行過壹些簡化過頭的生造簡化字,有的甚至失去漢字原有結構意義。上世紀70年代曾經有過壹批簡化字,如“展”字曾被簡化為“屍”字下面加上“壹”,被當時的人們形容為“屍橫遍野”,但如今這樣的許多字都已經被廢除了。目前,中國在實行簡化字時非常慎重,通常都要先試行壹段時間,在報上刊登,反響好的才保留。 專家們認為,其實簡體字和繁體字都有各自的優點。從幾千年前的甲骨文到現代,漢字的演進趨勢基本上是由繁入簡,可以說漢字的歷史就是壹個簡化的歷史。在1949年前,大部分中國民眾不識字,現在大陸民眾的識字率約90%,除了普及教育的作用外,簡體字的推廣也功不可沒。 郭銳教授認為,從大眾文化的使用角度講,簡化字更能適應社會需求。世界上壹些使用漢字的國家也因此進行漢字簡化。比如,**早就有自己的簡化字,中國上世紀50年代的簡化字中還部分地吸收了**的簡化字。新加坡教育部於1969年頒行《簡體字表》,開始正式推行簡體字。即便是壹直使用繁體字的臺灣地區,在民間也有不少使用簡體字的現象出現,比如臺灣的“臺”字,大部分臺灣人約定俗成使用簡體字的“臺”,而不是繁體字“臺”。 郭銳教授說,當然,繁體字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在書法中。更重要的是,繁體字是對漢字演變的壹種記錄,如果繁體字消失,漢字的演進鏈條中就會缺失壹環。另外,繁體字的識別能力還是閱讀經典古籍的前提之壹,如果不識繁體字,中華文化的傳承也必然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