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流涎簡介

流涎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癥狀 5 病因病機 6 關於脾風多涎 7 關於脾熱多涎 8 關於脾冷多涎 9 關於脾虛多涎 10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流涎的穴位 2 治療流涎的方劑 3 治療流涎的中成藥 4 流涎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流涎 1 拼音

liú xián

2 英文參考

salivatio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alivatio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sialorrh(o)ea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dribble,saliv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ribbling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rivel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rooling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ydrostomi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yperptyali ***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tyalorrhe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livat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i ***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orrhe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osi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流涎(salivation[1][2])為癥狀名[3]。

《中醫藥學名詞》(2004):流涎是指口中不自覺地或不由自主地頻頻流出唾液的表現[4]。

《中醫藥學名詞》(2010):流涎是指兩歲以後,口中不由自主地頻頻流出唾液的表現[2]。

4 癥狀

患者口角流涎,難以控制[3]。

5 病因病機

《張氏醫通》:“夫脾主涎,脾虛則不能收攝,多兼流涎。”多因脾熱或脾胃虛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攝所致[3]。

6 關於脾風多涎

脾風多涎指小兒因脾經有風而致多涎的癥狀[5]。由於風邪上逆,導致脾胃氣機不和,以致涎液上壅,乳汁不下,甚則昏昏多睡[5]。治宜調和脾胃,疏風豁痰[5]。用防風散(防風、羚羊角、人參、枳殼、甘草、半夏)[5]。

7 關於脾熱多涎

脾熱多涎指脾經風熱上壅而多涎[6]。《太平聖惠方》:“兒多涎者,風熱壅結,在於脾臟,積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結實,而生壯熱也。”治宜清脾泄熱[6]。

8 關於脾冷多涎

脾冷多涎又名捏破涎渦兒[5]。《普濟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為涎,脾氣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漬於頤上。”治宜溫中健脾。用益黃散、理中丸[5]。

9 關於脾虛多涎

脾虛多涎指脾氣虛弱而多涎者[7]。《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癥見神疲,面色萎黃,涎多清稀[7]。治宜補益脾氣,用補中益氣湯[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