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易怒,心悸

易怒,心悸

推薦三個名方,都是我在書上給妳查的(老中醫+方子)。希望妳明早能恢復,只允許妳選擇:

名醫簡介

塗金成,出生於1923,北京人。屠的1914畢業於北平民族醫學院。曾師從孔伯華,跟隨姚忠祥、蕭龍友、翟文樓等名醫診治各種病人。現任北京護國寺中醫醫院名譽院長,北京中醫學院教授,第七~九屆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勞動模範,北京市農工民主黨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衛生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促進委員會常務理事。塗從事中醫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多年。擅長肝膽病、腎病、脾胃病的治療,對溫病有獨到的研究。他已經教了400多名學生,並開發了“肝炎四”等藥物。塗已發表論文50余篇。

方明益氣養陰湯

由太子參9克、麥冬9克、肉蓯蓉15克、生地9克、黑芝麻15克、炙甘草6克、阿膠9克、白芍12克、石斛12克、知母9克、砂仁5克、天冬9克、桂枝6克組成。

功能:益氣養陰,滋腎健腦,健脾固土。

主治心悸、氣短、納差、腰酸、乏力、生脈(即心腎不和、脾陰虛)等癥狀。

用法:將藥泡水,加兩碗水,煎壹碗,每日1劑,分兩次服。

平方解

處方中的太子參、肉蓯蓉、天冬益氣養陰、補腎;石斛和白芍滋養胃陰;炙甘草性溫益氣,通經絡,益血氣,治心悸生脈;阿膠、生地、麥冬、火麻仁養心養陰養血管;桂枝同心陽;知母益火;茯苓、砂仁健脾和胃。

張仲景《傷寒論》250個方劑中,有120個方劑使用甘草,可見甘草在中藥中的重要地位。西醫也從公元前開始廣泛應用於臨床,作為沙漠旅行的祛痰、解毒、止痛、止渴。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次酸和多種黃酮類化合物。本方以炙甘草為佐藥,主要作用有抗乙酰膽堿、增強腎上腺素強心作用、類腎上腺皮質激素作用、抗炎、抗過敏、解毒、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發展、增加膽汁分泌、止咳、鎮痛、抗驚厥、利尿、抗腫瘤、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反應。臨床上主要用於益氣健脾,調理陰陽,治療低熱、頭暈、心悸、氣短、腹脹、便秘。治療胃腸痙攣、腓腸肌攣縮疼痛,有急、止痛作用;益氣強心,補腎益氣,祛痰止咳,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益氣升郁,治臟腑脫垂;具有固表斂汗、清熱利濕、解除各種毒素的功效,對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阿狄森氏病、尿崩癥、潰瘍、病毒性肝炎和動脈粥樣硬化有效。甘草經炒制或蜜制後所含的甘草酸等成分未發生明顯變化,但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解毒等功能有所增強。持續大量使用甘草甜素或含有甘草的制劑會引起肥胖、便秘、胃酸過多、高血壓、低鉀血癥、頭痛、水腫和疲勞。桂枝含有肉桂醛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解除痙攣。肉桂中所含的二萜類化合物能抑制補體的免疫反應。地黃含有β-谷甾醇,具有強心利尿作用。阿膠含有多種氨基酸,能改善鈣平衡,促進造血,升高血壓,改善肌肉萎縮。麥冬含有多種甾體皂甙,具有調節血糖、抗菌的作用。芝麻中含有脂肪油和大麻酚,可以調節血壓。太子參益氣,但不油膩。禁忌:用藥不宜溫燥,患者應禁酒及辛辣(香煙等。)他們飲食中的刺激物。

加減桂圓肉9克,遠誌6克;脾虛加茯苓12g,山藥9g,米芽30g流汗者加浮麥30克。若每日用水煎服不方便,可將上述方劑用量10次,煎3次,濾渣,然後用武火濃縮,加入白蜜或冰糖500克,文火收膏。服用時可用開水沖服,小勺兩勺,每日三次。

名醫簡介

夏,出生於1912,湖南安化縣人。1936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後師從名醫鄭守謙。從事醫療工作5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治療脾胃病、頭面部疼痛、心悸、痹證等方面有獨特的經驗。著有《潰瘍病與肝胃百合湯》、《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中醫治療》、《九味鶴壁湯治療心悸》、《楊桐徐安畢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論文。,並壹直主編《中醫內科學選擇題集》。現任湖南中醫學院第壹附屬醫院技術顧問、教授、主任醫師,中華全國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顧問委員會委員,脾胃病專業委員會顧問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湖南中醫藥雜誌》副主編。

方明JIU渭河弼建

由茯苓10克、桂枝6克、白術10克、遠誌6克、當歸10克、川芎5克、赤芍10克、黨參10克和甘草3克組成。

功能溫陽益氣,活血化痰。

主治:胸陽郁結、痰濁瘀血擾心脈所致的心悸、胸痛。

用法:水煎服,1劑量,早晚各壹次。

平方解

心慌的原因雖然是外在的驚恐,內在的情誌失調,臟腑氣血陰陽虧損,但無非是虛與虛:虛即心的氣血陰陽不足,實際上是痰瘀互結所致。但該病虛實夾雜,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心氣不足多為外驚所致,心陽不足則痰瘀互結,邪實犯心,則心脈不暢,煩躁不安。

心臟的功能是通過心陽來實現的(當然也離不開不開心的陰),所以在分析病情的時候,要註意觀察心陽的盛衰。心陽不足會促進血液疲勞,血管得不到充盈,導致氣血凝滯,疾病就開始了。治療心悸,第壹重心之陽,伴有痰濕血瘀,要顧心之陽;即使是陰虛血虧的人,也要分析心陽的盛衰,給予適當的滋養。

本方以桂苓疏肝湯為基礎,具有溫補脾陽、滲濕化陰之功,用於溫補心陽、健脾益氣、化痰祛濕。脾為土,氣血生化之源。氣血生化旺盛,則心得滋養,心有主。而且桂枝還有溫經通脈之功,能溫經通脈,致血瘀。

方中以四物湯補血活血,以養其形。但考慮到心慌,心陽易傷,容易出現痰濕血瘀,湖南又是潮濕之地,所以阻濕養膩的地黃容易是芍藥。《金鑒》中引用張魯彥的話說:“四物湯不能作補藥,不能使陽生陰。”所以方中加入黨參,促進氣血生成,補血養血而不滯。方中加入遠誌安神化痰,開導心腎,使方藥應用更加廣泛。

氣虛重、多汗者加黃芪20克;陽虛明顯者,加附子65438±00g,黨參、紅參3g;痰多頭暈者,加半夏10g,陳皮6g,或炮制南星10g;不安易汗者加浮小麥30克或生牡蠣、生龍骨20克;水腫嚴重者加澤瀉15g;血虛明顯者加黃芪30g,丹參15g;陰虛患者,用人參須6克、麥冬5克泡水;肝郁氣滯者加柴胡10g,黃芩10g。

名醫簡介

邢,男,漢族,1940,河北無極縣人,黨員,師從名老中醫魏、、胡東喬八年。現任石家莊市中醫院副院長、中醫科主任醫師、石家莊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市科協會員、第二批老中醫專家學術傳承導師。

邢長期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擅長內科。在心腦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方面獨樹壹幟,對心血管疾病研究細致,集臨床、科研、教學於壹體。多年來,他發表了40多篇論文,討論了壹本內科臨床指南,並參加了幾次函授講座。承擔室性早搏的神之精、中風先兆偏頭痛的神農靈陽丸、緩慢性心律失常的大雲丸、慢性心力衰竭的活力心康顆粒等6項省級科研項目,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在臨床實踐中,自擬益氣姜生湯治療氣促癥狀,調降湯治療脈壓差引起的眩暈,馬誌譚笑活血湯治療麻木,顆粒生脈散靈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養心丁基顆粒治療頑固性脈結生成,愈心丹治療快速心律失常,麻附新橋合劑治療病毒性心肌炎心動過緩,大雲湯治療房室傳導阻滯,新生顆粒治療隱性心肌缺血,芍藥甘草。清眩湯治療前庭神經元炎性眩暈,解毒化痰湯治療病毒性傳染性支氣管炎,桑加湯治療特發性水腫,範曉湯治療更年期發熱自汗等。其在臨床應用中簡便易行,療效顯著。

方明益氣姜生湯

它由黃芪30g、人參10g、西洋參10g、黨參10g、升麻10g、柴胡10g、桔梗10g、枳實10g、麥冬10g組成。

功能:補益總氣,調理氣機。

適應癥:當感到胸悶時深深吸氣,然後快速呼氣,或伴有心悸、胸痛、乏力、多夢、頭暈等。

用法:用水浸泡30分鐘,煎兩次,取汁400毫升,分早晚兩次服用,每日1劑。

平方解

此證多見於心血管疾病,屬於“心肺氣虛”證,是祖氣不足或郁滯的臨床表現。心功能不全因邪存而成虛證,心肺功能紊亂或低下,故方中以滋補入手為主,益氣升郁為主,理氣為輔,黃芪、人參、西洋參、黨參補氣。張錫純有“柴胡為少陽之藥,能使大氣下陷從左上升;升麻為陽明之藥,能使大氣下陷從右上升;桔梗在醫學上是壹條船,可以把各種藥物的力量運送到胸腔。此處與枳實郁結、理氣合用,與桔梗配伍壹勞永逸,舒展氣機,故名益氣姜生湯。五味子、玉竹為養氣防氣虛之本;炙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藥性。各種藥物的配伍,起到了補益祖氣,調理氣機的作用。

臨床應用:本方可治療冠心病、心肌炎等多種疾病,隨著癥狀的緩解和改善,心電圖也會有所改善。使用時,心悸加酸棗仁15g、黃連12g、丹參15g。全身無力,因運動而氣短,加黃芪和人參;口幹可為人參、石斛15g,知母10g。津氣兩虛加三參飲;血虛者當歸、阿膠各10克,熟地黃15克;失眠加酸棗仁15g,何首烏30g。心神不寧者,加知母、炒梔子、竹茹、竹葉各10g;虛熱加地骨皮15 ~ 30g;心寒、背寒加桂枝10g、幹姜10g;頸背、肩胛骨不適加葛根30克;桂枝10克或肉桂和附子各10克;如果脈沖壓差小,炙甘草會增加到15 ~ 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