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人的兩種物產,世人視為珍寶。其壹是鮫綃,任昉《述異記》載:“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潛織,壹名龍紗,其價百金,以為服,入水不濡。”其二是壹個令人感覺心疼的敘述,說鮫人的眼淚能變成珍珠。杜甫《客至》詩講到有朋友帶給他壹顆泉客珠,結果“緘之篋笥久”,“開視化為血”。珍珠是鮫人的血淚所化,但鮫人似乎把友情看得比珍珠要貴重。《太平禦覽·珍寶部二·珠下》引張華《博物誌》:“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壹器,泣而成珠滿盤,以予主人。”為表示小小的感謝,鮫人壹下就送了壹盤珍珠。所以有人謂鮫人不貴珠,因為眼淚不值錢吧。但如果從鮫人們的家鄉盛產珍珠而不以為貴來說,更為合理。
鮫人常常帶著鮫綃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和中國人做生意,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字。唐人李頎《鮫人歌》雲:“鮫人潛織水底居,側身上下隨遊魚。輕綃文彩不可識,夜夜澄波連月色。有時寄宿來城市,海島青冥無極已。泣珠報恩君莫辭,今年相見明年期。始知萬族無不有,百尺深泉架戶牖。鳥沒空山誰復望,壹望雲濤堪白首。”李頎詩中,鮫人是今年相見明年期的情深意重的好朋友,詩人對他們“百尺深泉架戶牖”的海洋生活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那麽,鮫人究竟是哪裏人呢?郭璞註《山海經》時謂“雕題國”人為鮫人,古音中,“雕題”與“鮫”可以互轉,與海南島的“黎”族也頗為音近。黎族很早就有發達的紡織技術,據說松江的黃道婆就是從黎族群眾那裏學到了紡織技術而被家鄉人民尊為紡織神的。但黎族和大陸交往較早且頻繁,並無過多的神秘可言。從鮫人壹年甚至於幾年才能來壹次大陸判斷,他們住得似乎比海南更遠。而鮫人記述中的水底居住,也許就是指住處周圍全是水,仿佛是在水下。綜合這些因素,鮫人應該是住在南海外大洋上的小島居民。從出產珍珠和方位上判斷,今菲律賓南部的蘇祿群島人最為接近。
蘇祿人和大陸交往也很多。元人《大德南海誌》、《島夷誌略》和《元史》中都記載蘇祿人在南海島居,其俗“男女斷發,纏皂縵,系水印花布。”產珍珠,“色青白而圓,其價甚昂……有徑寸者。”他們的珍珠是全世界最佳,他們的居所鄰近出產色絹的爪哇。 從原文段落來看,先說了關於“鮫人的神秘傳說”,之後寫了關於“關於鮫人的考證”的文獻依據,不過不管神秘傳說還是文獻依據,都可以說為了對“鮫人的考證”這個主題而服務的,所以應該來說A更加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