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經歷壹些婚姻人事,當場為之動容,重新拿出《我們仨》,繼而有陸續看了很多楊絳先生的散文集,如《走在人生邊上》、《楊絳文集》等。
每次聽到或看到“楊絳”二字,腦海立馬浮現出壹位白發蒼蒼的百歲老人戴著眼鏡,翻閱書籍的模樣,嘴角的微笑流露人生的從容。
楊絳先生的文學作品值得我們壹生慢慢品讀,楊絳先生的人格魅力值得所有女性學習。
01
壹提到楊絳,似乎永遠撇不開她是錢鍾書的妻子這個身份。人們懷念她,多少是在緬懷他們譜寫了壹段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世紀之戀。
好像要在這個難以相信愛情的年代,留下壹點曾經有人真心相愛過的證據。
然而,楊絳先生豈是壹個“錢鐘書的妻子”可以涵蓋得了?
滿腹經綸的大才子錢鐘書在生活上卻出奇地笨手笨腳。
學習之余,楊絳幾乎攬下生活裏的壹切雜事,做飯制衣,爬窗,無所不能。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鐘書在家不時闖“禍”。臺燈弄壞了——“不要緊”;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緊”;顴骨生疔了——“不要緊”……事後確都被楊絳妙手解難。
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鐘書的壹生。
甘做“竈下婢”的楊絳,可不是真的只會以丈夫為中心、圍著鍋臺打轉的那種“賢妻”。
錢鐘書從昆明回上海後想寫《圍城》,楊絳甘做“竈下婢”,輔佐夫君全力搞創作,閑時在陳麟瑞、李健吾等人的鼓動下,嘗試寫了部四幕劇《稱心如意》。沒想這位自稱業余的劇壇新手“出手不凡”,第二年《稱心如意》在金都大戲院上演時“引來陣陣喝彩聲”,壹鳴驚人,她所署的筆名“楊絳”也就此叫開。
1945年,夏衍看了楊絳的劇作《弄真成假》,頓覺耳目壹新,說:“妳們都捧錢鐘書,我卻要捧楊絳!”
楊絳先生才華橫溢,即便是站在錢鍾書這樣久負盛名的大才子跟前也毫不遜色;她壹生所獲的贊譽和光環,也絕不是靠壹個才華橫溢的丈夫得來的。
尊稱壹聲“先生”,楊絳當得起!
錢鐘書的母親感慨這位兒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麽粗活都幹,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遊,出水能跳,鐘書癡人癡福。”
02?
文學創作 上,錢鍾書有《圍城》,楊絳有《幹校六記》、《洗澡》。丈夫去世之後,她又寫了散文集《我們仨》,用讀者的話說, 這本書“不敢輕易看、看了就要掉眼淚”。
文革十年,錢楊夫婦備受折磨,親人離散。
在此期間,錢鐘書仍寫出了宏大精深的古籍評論著作《管錐篇》,而楊絳也完成了譯著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訶德》。
楊絳研究外國文學,翻譯過不少作品,早年就得到過翻譯大家傅雷的贊賞,後來朱光潛也說, 我們國家的散文小說翻譯就屬楊絳最好。
1978年,楊絳翻譯的《堂吉訶德》出版。恰好那年西班牙國王攜王後訪華,楊絳應邀參加國宴。當時鄧小平得知她從西語原文翻譯了這本書,非常驚訝地問她是什麽時候翻譯的。
因為眾所周知,那幾年大環境極度惡劣,誰都沒想到楊絳會在那期間默默地翻譯出這麽重量級的作品。
她自己回憶也說,譯稿“被沒收、丟棄在廢紙堆裏”、“九死壹生”躲躲藏藏,是歷盡磨難才終於被保全下來。
更令人吃驚的是,楊絳之前並不會西班牙語,她是在47歲的時候才下定決心要自學西語的,而且是“偷空自學”!
那麽這“偷空自學”的成果究竟怎樣呢?
往後看看履歷我們就知道,不僅有《堂吉訶德》這樣的大部頭譯作,楊絳後來還擔任過清華大學西語系的教授!可見自學能力多高!
03
楊絳先生的晚年,經歷了異於常人的打擊。她 壹生曾遭遇許多磨難,但都溫婉應對。
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壹傑作”的愛女錢瑗去世。
壹年後,錢鐘書臨終,壹眼未合好。
楊絳附他耳邊說:“妳放心,有我吶!”內心之沈穩和強大,令人肅然起敬。
“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裏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當年已近九十高齡的楊絳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2003年,《我們仨》出版問世,這本書寫盡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綿長的懷念,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而時隔四年,96歲高齡的楊絳又意想不到地推出壹本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被評論家稱贊:“九十六歲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嬰兒的純真和美麗。”
走到人生的邊上,她愈戰愈勇,唯願“死者如生,生者無愧”。
忽而想起壹詞,“錚錚傲骨,出水芙蓉”,致敬永遠的楊絳先生。
本周主題“最喜歡的壹位作家”齊帆齊微課第271篇,字數1809,***累積429343字數
主題作文“讀書”齊帆齊第8期28天寫作成長營第26篇,1809字,累計4058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