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書紀年》,據說是晉太康二年,在魏襄王墓中取出的,是用隸書刻於竹簡上的的編年史,上自黃帝,下迄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9年),這是我國最早的壹部編年史,原書早已遺失。 "明代以來流行的《竹書紀年》被認為後人補作的偽書,稱為今本。後來王國維等搜集各種古書上遺傳下來的內容,復元古本成為《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補訂》。雖然現在有古本、今本的真偽之爭,有人懷疑所記地震未必可信,但書中所載地震已有時間和地點,以古人對地震的神秘迷信,不能是偽造的,必有事實根據,才會保留記載。此外,所謂偽書,是指已不是原作,並非指書中所記是偽事。因此,夏"帝發七年,泰山震" 應是我國最早的地震記載。
"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崪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地光閃閃,地聲隆隆,霎時間山崩地裂,河水沸騰,高岸變成了低谷,深溝變成了丘陵。這是《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篇中對周幽王二年(公無前780年)發生在陜西的壹次地震的描述。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許多古籍都留下了有關地震的記載和論述:如《呂氏春秋》、《國語》、《晏子春秋》等書中有關記載並不只是限於著書年代發生地震,而且還記有較遠歷史時期發生的地震。到秦漢以後,地震記錄史不絕書。自《漢書》開始,就把地震作為災異列入五行誌中。
東漢張衡(公元78-139年)首創了世界上第壹臺地震儀。東漢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二月初三,安放在洛陽城裏的地動儀,突然發出壹聲清脆的"當啷聲",儀器西側龍口所含的銅球,落到了面對著龍頭的銅蟾蜍口裏。根據這壹跡象推斷在洛陽西面某地發生了壹次地震。消息傳出,轟動朝廷內外。然而當時的洛陽卻安若泰山,大街上車水馬龍,人們毫無地動感覺,於是有人便乘機攻擊張衡。正在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信使騎著驛馬趕來京城報告:遠離洛陽1400多裏的隴西壹帶(今甘肅蘭州、臨洮),於初三那天發生了地震,證實了地動儀的測報準確無誤。
唐宋以後,方誌大盛,對地震的記錄,遍及全國,且大多比較詳細。許多筆記、小說的詩文集中也常有對地震的描述。
發震時刻:1303年9月17日
震中位置:中國山西省洪洞、霍縣之間的趙城附近(36.33°N,111.7°E)
震 級:8級
震源深度:約17公裏
山西省汾河流域是壹個多地震的區域,是華北地震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汾河流域在歷史上是壹個文化經濟發達地區,壹些重大的地震當地各城鄉都有詳略不壹的文字記錄。1303年9月17日北京時間傍晚8點左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時),晉南廣大城鄉忽然大風驟起,聲如巨雷,山搖地動,山崩滑坡,地裂渠陷,村堡移徙,城陷屋記,這就是歷史上記載較為詳細的洪洞趙城附近的8級大地震。破壞區北到太原、忻定,南達運城及河南、陜西等省的部分地區。山西、陜西、河南三省有51個府州縣的誌書記載了這次地震的破壞情況。破壞面積沿汾河流域分布,南北長500公裏,東西寬250公裏,極震區烈度達11度。
這次地震的破壞和傷亡極為慘重。霍縣、趙城、洪洞壹帶南北長44公裏、東西寬18公裏的範圍房屋幾乎全部倒塌,官署民舍、廟宇塔樓無壹幸免者。趙城縣郇堡發生大規模地滑,地滑範圍從東北的郇堡橋、韓家莊至西南的營田、北郇堡壹線,地滑體長約1600米,寬1400米,滑體上的村落隨滑體遷徙好幾公裏,滑動體並摧毀許多村堡、水渠、道路。地滑體附近及其以南的馬頭村壹帶還同時發生泥石流和河岸坍陷。災難席卷趙城以北的霍縣、靈石、介休、孝義、平遙、汾陽、祁縣、徐溝和南部的臨汾、浮山、襄汾、曲沃等地,官民房舍均蕩然無存,地裂城陷到處可見。在其外圍,北至忻縣、定襄,南到河南沁陽,東至長治、左權,西到大寧、陜西朝邑,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整個震區幾無完屋,既便是墻厚地基好、柱粗梁多、抗震性能好的寺觀、廟宇、官署、儒學等大型古建築亦被毀1400多座。但位於臨汾盆地與運城盆地之間峨眉臺地上的萬榮、稷山、臨猗三縣卻遭破壞輕微,特別是建築在峨眉臺地頂端的"風伯雨師廟"完好無損,除建築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外,還與臺地的地基性質良好密不可分。該臺地構造不太發育,其上覆蓋著幾十米至百米以上的第四系黃土,潛水面深達百米以下,地震時不出現砂土液化、地基失效等現象,使建築物免遭震動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災情相對輕微。
關於這次地震的死亡人數,吉縣《大帝廟碑》所記"河東地震,壓傷者二十余萬人,屋之存者什之三、四"。萬歷《臨汾縣誌》記"於時死者二十余萬人,禍甚慘毒"。《元史·地理誌》記載,當時太原路轄二十余府州縣,包括今太原市、晉中、忻州和呂梁地區的大部,人口為155321人,平陽路轄五十余府州縣,包括今臨汾、運城、晉東南地區的大部和晉中地區部分,人口為270121人。兩路合計***有人口 425441 人,這次地震的死亡人數約占人口總數的50%, 極震區各縣高達70%。孝義縣賈家莊元墓磚壁上的題記稱"倒盡房屋,土平,人民均死無人埋葬"。由於災情慘重,元成宗鐵穆耳發鈔九萬六千五百錠,遣使賑濟,伊免差稅,開放山場河泊,聽民采捕,以渡災年。大震後余震數年不止,加之連續三年天旱無收,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這次地震災情如此嚴重,除因地震震級很大之外,地震發生在晚8時左右,人們多在室內,房屋倒塌必然形成巨災;極震區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基軟弱的大原、臨汾兩個盆地內,地基失效加重了建築物的震害,該區域建築質量(特別是土墻房和士窯洞)很差,極不抗震,加上震前無有感地震,人們毫無警覺和提防,震後各家都失去自救能力,當時又無救災力量赴現場,遇難者難以得救,因而形成了奇異的災害。
明嘉靖三十四年臘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陜西省關中地區東部的大地震,是中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壹次地震,史稱嘉靖大地震。
現代科學家根據當時歷史記錄,推斷當時的地震強度為8至8.3級,烈度為11度。重災面積達28萬平方公裏,分布在陜西、山西、河南、甘肅等省;地震波震撼了大半個中國,有感範圍遠達福建、兩廣等地。余震在半年內每個月都有三至五次。
這次地震的震中位於陜西省華縣。由於地震於午夜(子時)發生,多數人還在熟睡之中,加之震中區人口稠密,房屋抗震性能較差,因此,“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83萬有奇,……其不知名未經奏報者復不可數計”,方圓800公裏(明代《嘉靖實錄》中所謂“二千裏”)範圍內人口有六成死亡。至於隆冬地震,災民凍餓而死和次年瘟疫及其它次生災害而死者,尚未在統計之中。
在西安,地震造成本來高15層的小雁塔塔頂被震毀,只余下13層。
據清順治《鄧州(今河南鄧州市)誌》載,地震當夜,鄧縣、內鄉“聞風雨聲自西北來,鳥獸皆鳴,已而地震轟如雷。”
甘肅慶陽所屬各縣“山崖崩覆,穴居之民死傷者眾以萬計”。甘肅平涼“城中死者十余人,而山居穴處死者數幹人”。山西永和縣“穴居者多死”。
潼關(舊城)附近,地震時“山多崩斷,潼關道壅,(黃)河逆流”,由於山體滑坡堵塞黃河河道,從而使河水逆流,倒灌渭河。地震還導致渭河河道北移五公裏多。
渭南縣城中人和街北,“自縣治至西城陷丈余”,“中街之南北皆陷下壹二丈許”。
包括華縣、華陰、大荔、潼關等縣在內的2000平方公裏,各類建築物幾乎全部倒塌。華縣“堵無尺”。
大荔縣紫微觀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積可觀的湖沼,“經地震平蕪”,湖水幹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