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應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句話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師說》,作品出處為《昌黎先生集》 。
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譯文:古代求學的人壹定有老師。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生在我後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
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據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考證,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這壹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是壹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
《師說》起筆,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緊接著對老師的職責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並對如何擇師也提出獨到見解:“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第壹段的理性陳述完畢,第二段以感慨發端,對當時社會恥學於師的浮靡之風進行了深刻的批判,盡吐不平之氣,也指明了文章的現實意義。
《師說》不僅嚴正地駁斥了那些愚蠢的誹謗者,更可貴的是提出了三點嶄新的、進步的“師道”思想:
1、師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人。
2、人人都可以為師,只要具有那樣的能力。
3、師和弟子的關系是相對的,某壹方面比我好,在這壹方面他就是我的師。
這些思想把師的神秘性、權威性、封建性大大地減輕了;把師和弟子的關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師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壘打破了。
百度百科-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