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和禽獸不同的地方只有壹點點。
出處:《孟子》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2,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白話釋義:
孟子說:“人和禽獸不同的地方只有壹點點,壹般百姓丟棄它,正人君子保存它。舜懂得事物的道理,了解人類的常情,只是〔快快樂樂自然而然地〕走在仁義的路上,不是〔勉強地當作任務、責任〕貫徹實行仁義的。”
《孟子》簡介:
《孟子》是壹本古籍,作者是孟子。《孟子》的語言明白曉暢,平實淺近,同時又精煉準確。作為散文,《孟子》長於論辯,更具藝術的表現力,具有文學散文的性質。
其中的論辯文,巧妙的運用了邏輯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應手地運用類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縱,反復詰難,迂回曲折的把對方引入自己預設的結論中。
氣勢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風格特征。這種風格源於孟子人格修養的力量。具有這種浩然之氣的人,能夠在精神上壓倒對方,能夠做到藐視政治權勢,鄙夷物質貪欲,氣概非凡,剛正不阿,無私無畏。
《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疊句等修辭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使文氣磅礴,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
出處:《孟子?離婁下》
原文:離婁下·第十九章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釋義:孟子說:“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壹點點,壹般的人丟棄了它,君子保存了他。舜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人倫關系,因此能遵照仁義行事,而不是勉強地施行仁義。
作者:孟子
朝代:戰國
擴展資料
孟子著作
《孟子》壹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孟子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
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壹起稱“四書”。
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壹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壹直到清末,“四書”壹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孟子·離婁下其他章節
離婁下·第壹章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
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
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裏;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誌行乎中國,若合符節。
先聖後聖,其揆壹也。
白話文
孟子說:“舜生在諸馮,遷居到負夏,死在鳴條,是東方邊遠地區的人。
文王生在岐周,死在畢郢,是西方邊遠地區的人。
兩地相距壹千多裏,時代相距壹千多年,但他們得誌後在中國所推行的,像符節壹樣吻合,先出的聖人和後出的聖人,他們法度是壹樣的。”
離婁下·第二章
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
孟子曰:惠而不知為政。
歲十壹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
故為政者,每人而悅之,日亦不足矣。
白話文
子產治理鄭國的政事,用自己乘坐的車子幫助別人渡過溱水和洧水。
孟子說:“仁惠卻不懂治理政事的方法。
十壹月份把走人的橋修好,十二月份把行車的橋修好,百姓就不會為渡河發愁了。
在上位的人搞好了政治,出行時讓行人回避自己都可以的,哪能壹個個地幫別人渡河呢?
所以治理政事的人,對每個人都壹壹去讓他喜歡,時間也就太不夠用了。”
離婁下·第三章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王曰:禮為舊君有腹,何如斯可為服矣?曰: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使人導之出疆,又先於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裏:此之位三有禮焉;如此則為之服矣。
今也為臣,諫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之於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裏:此之謂寇讎,寇讎何服之有!
白話文
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狗馬,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不相識的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仇人。”
宣王說:“禮制規定,要為先前侍奉過的君主服孝,君主怎樣做,臣下就能為他服孝呢?”
孟子說:“有勸諫,君主就聽從,有建議,君主就采納,使君主恩澤遍及百姓;有原因離職,君主就派人領他出境,並且派人先到他要去的地方作好安排;離開三年還不回來,才收回他的封地房屋。
這叫三次有禮。
這樣,臣下就願意為他服孝了。
如今做臣下的,有勸諫,君主不接受,有建議,君主不肯聽,恩澤不能遍及百姓;有原因離去,君主就要捉拿他,還想法使他在所去的地方陷入困境;離開的當天,就沒收了他的封地房屋。
這樣就叫作仇人。
仇人,哪有什麽要服孝的呢?”
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孟子·離婁下
人之所以為人
“人之所以為人”後半句是:
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
意思是: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什麽呢?答:因為人有思維,能辨是非。
出自:春秋戰國《荀子?非相篇》,不是孟子
原文:
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然則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__形笑,亦二足而無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_。
故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
譯文: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什麽呢?答:因為人能辨別上下、貴賤、長幼、親疏等等級秩序。餓了想吃,冷了想暖,累了想休息,喜歡好處而討厭禍害,這是人天生就有、不需要學習就具備的本性。
是大禹和夏桀都有的人性。這樣說來,人之所以為人,不只是因為人長了兩只腳,身上沒有毛,而是因為人能分辨等級秩序。猩猩的樣子也是長了兩只腳,臉上沒有毛,但是人卻能喝它的湯。
吃它的肉。所以人之所以為人,不只是因為人長了兩只腳,身上沒有毛,而是因為人能分辨等級秩序。禽獸也有父子關系但卻沒有父子親情,有雌雄而沒有男女之別。所以人類社會的根本在於有各種等級的區別。
擴展資料:
荀子反對孟子
凡是需要後天學習和努力才能做到的,就不是性,而是偽,即人為。他進而指出,仁義禮智、辭讓、恭敬等,都是後天經過學習、教化才會有的,是偽,不是性。
人的本性只是好利惡害,如果聽任人們依其本性去做,就會導致爭奪和混亂,所以,人性是惡的。聖人認識到這壹點,於是就制定禮義來對百姓進行教化。
荀子稱做化性起偽,正如彎曲的木頭要經過加工矯正才能變直壹樣,人也只有經過後天的教化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合於禮義,使社會由亂而治。
荀子以好利惡害為人性,是吸取了法家的思想,但又與法家不同。法家認為人性為己,不能改變,主張因人情,針對人的好利惡害以賞罰治國,因此法家不以好利惡害為惡。
荀子則以好利惡害為惡,主張通過禮義教化使人改惡從善,並且肯定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塗之人皆可以為禹。荀子認為,人人都有好利惡害之性,也都有接受禮義教化成為聖人的內在根據;
義與利,是“人之所兩有也”,問題只在於是欲利戰勝好義,還是好義克服欲利。從性惡論出發,荀子認為人們成聖的途徑主要是靠後天鍥而不舍。
日積月累的學習和良好社會風氣潛移默化的陶冶、影響,積善成聖。所以他重視和推崇師的作用,重視註錯習俗,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
性惡論與性善論的分歧,從理論上說,是在於對性的理解不同。荀子以天賦的本性為性,孟子則以人之所以為人之處為性。
從其實際意義上說,則在於對成聖途徑強調的方面不同,荀子強調了後天的學習和環境影響,孟子強調的則是個人的修養。
百度百科-荀子·非相
人異於禽獸者幾希翻譯
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壹點點。希,通“稀”,稀少的意思。
出處:《孟子離婁下》: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譯文:孟子說:“人區別於禽獸的地方只有很少壹點點,壹般的人丟棄了它,君子保存了他。舜明白萬事萬物的道理,明察人倫關系,因此能遵照仁義行事,而不是勉強地施行仁義。”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原文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的意思是:人之所以為人而不同於禽獸的地方很少。
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譯文:孟子說:“人之所以為人而不同於禽獸的地方很少,普通人又把它丟失了,聖人卻把它保存住了。”
啟示
我們的先賢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知禮義,能夠時時反省節制身心,而動物則不能做到這壹點。孟子在這方面的論述最為清楚。他認為人若無禮義教化,其與禽獸是差不多的——即使人有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所以聖人出,教人禮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