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壹直是中國傳統中醫中最具特色的治療方法。北宋初,也有壹些上輩子的針灸書籍流傳於世,但錯誤百出,容易誤導。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命翰林醫學院的醫官為王帶藥,研究針灸的方法,鑄造針灸銅像作為針灸的指南。王是宋代著名的針灸師。曾任翰林醫學院醫官,任職於商藥局。他對古代醫籍中的針灸理論、技術、唐明經典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序後進壹步對人體解剖、腧穴、經絡循行、針灸適應癥等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撰寫了三卷本《同仁腧穴針灸圖說》。看完後,認為書中的論述雖然精辟,但學習者在執行時可能仍有偏差,於是繼續命王制作針灸銅像,以便更感性地理解針灸理論。公元1027年,王制作了兩尊銅像。這兩個針灸銅像和成年男子壹樣高。它們的殼可以拆開,胸腹可以打開。妳可以看到腹部的內臟。它們的位置、形狀和大小比例基本準確。銅像表面刻有人體十四條經絡,每條經絡的穴位名稱都有詳細標註,嚴格按照人體的實際比例。這兩個銅人鑄造後,壹個保存在翰林醫學科學院,另壹個保存在索國寺的仁濟堂。針灸銅像的制作使腧穴的教學更加規範化、形象化、直觀化,很快針灸銅像成為針灸教學的典範,對指導太乙局學員學習針灸經絡穴位非常實用。
針灸檢查綁銅人
有了針灸專家,學生在參加針灸考試時,實際操作可以由針灸專家來考核,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更真實的體現。銅仁的針灸檢查方法很科學。檢查前,銅人表面會塗上壹層蠟,蓋住刻在銅人身上的穴位和經絡指示。穴位上的針孔也被黃蠟堵住,會有水銀或者水註入同仁的體腔。學生考試時,根據考官的提問,用針紮銅人的穴位。如果針刺位置不準,針就無法刺入青銅人的身體;如果選穴正確,剛好卡在堵塞的銅仁穴上,針就能迅速刺入體腔,這樣拔出針後,就會有水銀或水從針孔中噴出。學生對穴位的掌握情況可以壹目了然,標準統壹,對針灸教學是壹個很大的促進。
針灸銅像鑄造後,引起了人們的關註。宋金戰爭時期,金人曾以索要針灸銅像作為求和的條件,可見針灸銅像的重要性。但歷經金、元、明、清幾個朝代,針灸銅人壹直沒有保存下來,至今下落不明。明代復制保存了宋代的針灸銅人。
王在完成《針灸銅像》的制作後,又重新編著了《新鑄銅像腧穴針灸圖說》,由翰林醫學院印制,並由各州官府頒布推廣。《新鑄銅人針灸圖鑒》中的經絡腧穴圖也被刻在了索國寺仁濟堂的“針灸釋比堂”中。這些石刻有的保存至今,遺存現分別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為研究中醫和針灸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