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經常從媒體上看到醫德敗壞的醫生如何通過看病賺錢,甚至為了錢而不顧患者的安危。
為什麽會有500萬的天價醫療費?為什麽醫患關系緊張?根本原因是什麽?除了體制因素、患者因素、經濟因素,還有壹個就是部分醫生醫德的敗壞。
醫生從事這個職業是為了錢嗎?不,絕對不行。
作為醫生,他自古以來就是聖潔的。
古人用懸壺濟世來形容醫生,是因為尊敬像高官壹樣稱呼醫生為“大夫”。
醫生拯救生命,而不是生命。
換句話說,壹個醫生生來就是壹個苦命的人,他必須時刻考慮病人的生活和病情。
當醫生是壹項艱苦的工作,而且,也不可能掙很多錢。
給醫生發了財的,或者醫術極高的,有病人,積累多;或者貪財,為錢治病的人;或者從其他途徑獲得資金。
如果考上醫學院或者中醫藥大學的同學,認為以後可以多賺點藥錢,那麽最好還是學做生意,這樣至少可以救幾條命。
拿病人的生命去賺錢,是世界上非常邪惡的事情。絕不!
中醫非常註重醫德。
在我看來,醫德是醫生的靈魂,也是從業者厚積薄發的必要條件。
醫德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醫術的高低。
我們來看看中國兩千年來的名醫,都在醫德上下過功夫。
可以說,名醫之所以出名,首先是醫德高,其次是醫術高。
醫德是醫學進步的基礎和保證。
沒有高尚的醫德作為基礎,醫生再努力,醫術也永遠達不到極致。
為什麽?我認為,最終的醫術需要用高尚的醫德來培養,兩者相輔相成。
我們常說“道德”“道義”,有道必有德。
醫德高了,然後醫德可能就高了。
剛開始學醫的人,可能不會太註重醫德的培養,好像不需要醫德,醫術也在進步。
但達到壹定水平後,醫生的醫術就會停滯不前。
原因是什麽?如果排除智力的原因,最根本的因素是醫德沒有跟上。
可以說學醫到壹定程度後,要求對醫者有善念,有仁心,才能培養醫德。
醫德提高了,醫術上壹層樓自然就來了。
關於醫德,歷史上最有發言權的是唐代大醫孫思邈。
他被後人稱為“藥王”,是壹位有著壹顆苦澀的心和悲憫世人的大醫。
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麽說的。他認為“人命為重,貴於壹千,壹方助之,德不止於此”,所以他以“壹千”為自己的書命名,分別叫做《備急》、《壹千與翼》。
他專門寫了壹篇文章《大醫精誠》,探討壹個醫生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
並放在文章的開頭,明確提出醫生要有醫德,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
“精”就是醫術要高超。
他認為醫德是“最精微之物”,“藝術能力難以精進”,並批判那些“當時念了三年方子,謂天下無病;而且經過三年的治療,是個庸醫,知道世界上沒辦法用。他諄諄告誡學醫的人,壹定要“博學醫源,勤勤懇懇,不可道聽途說。"
“誠”就是品德高尚。
孫思邈勸醫學生要誌存高遠,無欲無求,舍己救人。“先慈悲為懷,誓救精神之苦。”。
其次,在診療中,要切實做到“救病診斷,深感興趣;仔細看形狀,別丟了。"
我們來回顧壹下《大醫精誠》中的這段話:“任何壹個治療疾病的大醫,都必須心平氣和,無欲無求,先顯大悲,誓以靈救苦。
如果有人因病前來求助,妳不要問他是富是貧,是老是少,是不是嫉妒友好的朋友,是不是平平淡淡,是不是與人平等,都像親人壹樣。
切不可瞻前顧後,操心吉兇,保命。
看到他的苦惱,如果有,那就是深深的難過,不要怕危險,壹夜不睡,又餓又累,集中精力節省,沒有時間走路。
這可以是壹生的大醫生,反之亦然。"
這段話非常精彩,也形象地描述了壹個偉大的醫生應該有的善良和仁慈。
是醫生培養醫德的最高典範,也是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所有的醫生都應該在心裏默念這段話,時時沈思,時時告誡自己。
我自己的經歷,默念這段話,可以讓我的心靈平靜,忘記煩惱,尤其是在我忙於醫療,心情煩躁的時候。想想這段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信朋友為什麽不試壹試?
這幾年因為每天忙於臨床,晚上還要大量看書,思考臨床得失,所以花在修行上的時間少了很多,深感苦惱。
不久前,我和壹位精神上的朋友討論了我的煩惱。朋友說,不是,妳是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全心全意幫助他們。其實是修行,很有深意。
這樣練下去,效果會很好的。不要放棄。
壹語驚醒夢中人。
是的,善就是修行,幫助別人自然積累功德。
中國有句諺語: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說了同樣的話。
在我看來,此生能有行醫的機會,是善根積累的結果。
如果我們能借此機會認真提高醫德,壹天天提高醫術,我們就能多行善事,得到大善果。
如果不珍惜這個機會,靠當醫生發財,可能會錯失良機,陷入魔道。
以德報德,以德報怨。
如何培養醫德,我覺得除了自律和自覺性,還可以精讀朱的《四書章句》。
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掌握儒家思想,這本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其中有很多仁義道德方面的問題,對醫生提高醫德非常有利。
尤其是從事中醫的人,壹定要通讀此書,領會其中的仁德精神,才能在臨床實踐中發揮高尚的醫德。
最近壹年,這本書我看了好幾遍,不敢說精通儒學,但是收獲很大,感覺像跳舞壹樣。
我自己的經歷表明,儒家思想對提高醫德和醫術很有幫助。學儒學就是學醫,絕不會耽誤醫術的進步。
相反,看完《論語》,回來看中醫,卻覺得心領神會,而它的妙處就在於,除非沈浸其中,否則看不懂。
在這壹點上,我深感警醒,深感自律。
這幾年我專心學醫,不做雜事,臨床有得有失。
但我不敢忘記醫德,也不敢收錢看病。
以後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要反思自己壹天行醫做了什麽。不要因為醫術而傷了道德,也不要因為醫德而忘了醫術。
相信努力提高醫德,努力臨床工作,努力學習,壹定會走向醫學的極致。
註:我對中醫和中國傳統文化很著迷,所以我在這篇文章裏講的主要是來自中醫和儒家的醫德和醫術。
西醫與此不同,不予討論。
由此,也祝每壹位中醫都能大恩大德,立誌壹生為大醫,發願以此心行醫。這個世界不知道要治愈多少苦難和煩惱。
做醫生必然要提高醫德醫術,逐步進入光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