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曾國藩家書嘉言鈔(十壹)

曾國藩家書嘉言鈔(十壹)

Day 71|Week 11-1

鹹豐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評:

身居高位,卻不給後輩錦衣玉食,安逸享樂。能給的,是良好的家風和嚴苛的教育。

這樣的要求放在現在難免有些不合時宜,但這種思路是對的。如何讓孩子具備勤勞知謀的能力,將來不在大人的保護下仍能自立。這是曾國藩教育孩子的出發點。在這個出發點上培養孩子,豐富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讓孩子完善自己,就是好的家庭教育。

Day 72|Week 11-2

鹹豐五年十二月初壹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評:

五馬沖是地名;倍蓰,讀音是bèi xǐ,漢語詞語,謂數倍。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曾國藩在外面打仗,家裏人在五馬沖這個地方購置了田產。曾國藩嚴厲進行了駁斥,並讓澄弟把田產出手變賣。在這封給家裏人的心中,曾國藩闡明了自己要這樣做的原因。

老話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們的前程雖然家裏人可以進行幫助,但這路總歸是他們自己的,要怎麽走還需要他們自己努力才行。

曾國藩熟讀歷史,繁盛家族最後衰亡者不計其數,子孫若空留殷實家產而無德無行,最後也是會到家族衰敗,變賣田產甚至無飯可吃的地步。

好的家風傳承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Day 73|Week 11-3

鹹豐六年二月初八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評:

曾國藩長子紀澤新婚,曾國藩就囑咐他不要沈浸在溫柔鄉裏,要讀書不能虛度光陰。

另外,紀澤去嶽家也需要多註意:

1.要規矩,不能亂說話;2.當地必須的禮節要暗中學習詢問,不能臨時抱佛腳,惹人笑話;3.對待妻子的兄長也應是待自己的親兄長壹樣,要禮;4.嶽家的長輩們如要見面,需要尊長重孝。

幾乎是把該想到的都想到了。可以想見曾國藩對兒子知書達理的要求。這種“禮”在古代是壹個人有修養的體現,在今天也是。

Day 74|Week 11-4

鹹豐六年二月初八日 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評:

曾國藩的兒媳婦是富貴人家的子女,但嫁到了曾家,曾國藩也給其說道說道曾家的規矩。

首先是要知禮。能夠孝敬長輩,妯娌哥弟之間能夠溫和相待。

其次還需要習勞苦。這是曾家的家風,需要會腌制小鹹菜、納鞋之類。剛開始慢慢來,壹點點地學,日積月累就會有大的變化。同時也能夠堅持下去。

但如果壹下要改變太多,則就很難堅持下去。

這個和我們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壹樣的。在潛移默化中壹點點改變,最後就自然而然就養成了。這就是咱們常說的,貴有恒。凡事堅持下去,堅持久了,效果也就出來了。

Day 75|Week 11-5

鹹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諭紀鴻

評:

“可以處樂,可以處約”來源於《論語·裏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這裏的約,是窮困的意思;樂是逸樂的意思。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對於兒輩的親切期望,也是人之常情。但曾國藩並不像這樣,只要子孫能夠讀書明理,做壹個君子,就是非常好了。

那麽成為壹個君子的標準是什麽呢?在曾國藩看來,其實並不是非常難。

能夠勤勞樸素自律,能夠吃得下去苦,能夠挽起褲腿下得田地勞作。這是要去除子孫的傲嬌氣,要接地氣。

還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生活的環境。不管環境是逸樂豐盛也好,還是窮困也好,都可以“處”,內心坦然不抱怨也不惰待。

這是家風的養成,也是家風的傳承。

Day 76|Week 11-6

鹹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諭紀鴻

評:

在寫給小兒子的這封信中,曾國藩闡述了曾氏的家風。家風中非常突出的有兩點:

壹個是“勤”,早上要早起,辦事要勤快,不能倦怠懶惰;

壹個是“儉”,不能貪戀奢華,能吃得下苦,生活上可以略豐但不能過豐。

好的家風壹定是這樣的,因為這才是可以傳承的優良品質。具備這些品質後,子孫後代無論怎樣都能活下來。

家風的傳承,其實都是源自模仿。說教肯定不行的。言傳身教甚至言不傳但壹定要身教,給後輩樹立壹個好榜樣。

Day 77|Week 11-7

鹹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諭紀鴻

評:

曾國藩在這裏說出了自己對待人生的哲學觀念。這種觀念壹直深深地影響著他。

人力和天命運氣決定了自己能夠達到的成功高度,壹定能夠有壹個清晰的認識。人力是內,天命是外。自己能夠把握住的就是人力這壹塊,天命自有天做主是無法敢幹預的。

行聖賢之道,完善自己的修為,提升自己的能力,是我們自己可以做主的。

把握自己能把握的,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剩下的交給天意吧。

壹個人提升自己修為的具體操作是舉止要端莊,不說妄言。

言不妄發,在現在信息便捷的時代尤為可貴。人人都是自媒體,人人手裏都有壹個話筒。所以在發言的時候,壹定要慎重。當自己的言行面對公眾的時候更是如此。很可能自己的無意的不當言行會對別人造成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