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之前的臺灣簡介
17世紀以前主條目:臺灣史前時期臺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開始有人類居住。較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南島語系民族的遺留[22]。《三國誌》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不能肯定這些中國古籍中的記載的地名就是臺灣(參見夷洲、流求國)。 16世紀的臺灣古地圖,16世紀前地圖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的島嶼而馬來波裏尼西亞土著民族在也於16世紀以前就存在於臺灣島上,這些原住民分布於臺灣全島,屬於南島語系。臺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征,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23]到了16世紀中期,包含倭寇在內的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壹帶活動,並將臺灣作為躲藏地點。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然後再到臺灣,成為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壹部份住民。同壹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發現臺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臺灣的實質關系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壹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壹步殖民的企圖。直到1624年荷蘭人占領臺灣。[編輯] 大肚王國主條目:大肚王國大肚王國(Kingdom of Middag)為16世紀中期臺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壹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準王國”,部落***主稱為大肚番王。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臺中縣,以及彰化縣和南投縣的壹部分。大肚王,或稱大肚番王,荷語稱為Keizer van Middag,意為白天之王。該王國於清雍正時期滅亡。[編輯] 荷西殖民時期主條目:臺灣荷西殖民時期 熱蘭遮城,1875年作品。1624年,原占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臺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臺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壹鯤鯓”(今臺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為統治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壹帶的居民遷往臺灣開墾。1626年至1642年,臺灣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占領[24],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與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並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之後又占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約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1640年繪。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荷蘭人對日本政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只有清朝與荷蘭例外)。為了進壹步驅逐西班牙勢力,荷蘭人於1642年攻占了西班牙的占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西班牙人。荷蘭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臺灣歷史上第壹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占領的目的是為對中國、日本、韓國與東南亞貿易據點的樞鈕,臺灣據點成為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的第二名,獲利主要是配送給荷蘭的股東。由於苛征與限制,使得原住民在1635年與1636年,分別發起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反抗。到了1652年,以郭懷壹為領袖的漢族移民,也對殖民者展開大規模的反抗。平息之後,荷蘭人興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加強防範反抗事件。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臺灣。1661年,由鄭成功所領導的鄭軍圍攻熱蘭遮城,並於1662年2月攻下,結束荷蘭統治。[編輯] 鄭氏治理時期主條目:鄭氏王朝 全臺首學孔子廟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軍圍降荷蘭之部隊,經鄭氏三代統治臺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23年。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殖民總督揆壹於1662年2月1日(黃歷12月13日)簽字投降,撤離臺灣,自此臺灣歸為鄭氏政權治理,建立了臺灣歷史上第壹個漢人政權。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臺南市所在之地,設壹府二縣,另設壹司為澎湖安撫司。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死後,其子鄭經繼位後於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外人以東寧王國稱全臺。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臺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25]。 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制度,境內大治。鄭經死後,經過政變,鄭成功之孫克塽繼位,於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鄭克塽被迫投降。清廷官員雖曾建議放棄臺灣,但康熙仍將臺灣劃入清朝版圖,歸福建省管轄。[26][編輯] 清朝治理時期主條目:臺灣清治時期 沈葆楨於1874年於臺南海濱所建之“二鯤鯓炮臺”(億載金城)。臺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瑯於1683年攻取臺灣,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為迄,實質統治臺灣的時間計212年。1684年4月,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是臺灣有史以來首次被收編為中國的壹部分。在17世紀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對於臺灣的統治采消極政策,治臺政策盡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視情況鼓勵人民開墾,先是將十幾萬在荷鄭時期就已居住在臺灣的居民強制遣返中國原籍,再對中國人民移民臺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中國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臺,在臺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臺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27]。由於初期清廷從中國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臺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發生,1721年的朱壹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臺灣的三大“叛亂案”。到了18世紀乾隆後期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而此臺灣移民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居多。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沖突而相繼發生泉漳械鬥武裝沖突爭執。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藉漠視兩方爭鬥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經19世紀末期兩族群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逐漸有所改善。不過到如今,族群分立觀念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臺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臺灣外海,試圖占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臺灣清治時期第壹次野心的行動。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頭1874年,日本藉臺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恒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28]。這對清廷以往消極的臺灣經營成為壹種警訊。清廷在日軍出兵臺灣後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楨來臺,顯著地強化臺灣的防衛力量,並革新臺灣行政、以積極政策使臺灣發展。由其繼任者、福建巡撫丁日昌繼承下來。隨後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臺灣北部[29]。這都讓清朝更加重視臺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1885年,清朝設立臺灣省[30],並由劉銘傳出任臺灣首任巡撫。1884年中國與法國因越南的戰爭爆發,使得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臺灣。劉銘傳在臺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臺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登臺。1885年清廷將臺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建立臺灣省,劉銘傳任巡撫。到1891年為止劉銘傳在臺灣設立防禦措施,整理軍備,同時也在臺灣開發和建立了許多基礎設施,他督臺期間臺灣的第壹條鐵路開通,從基隆港到新竹,臺灣與福建之間的第壹條電纜被鋪設,此外他還建立了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等壹系列管理機構,使臺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31] 但是劉銘傳的新政並沒有考慮到官吏的廉潔以及臺灣本身財政負擔的問題,導致臺灣省財政負擔大幅增加,官員貪汙頻繁,以及人民的反抗。1889年彰化就曾經因為清田賦問題而爆發“公道大王”施九緞事件。而後至1894年12月由唐景嵩就任臺灣巡撫。時已正發生中日甲午戰爭,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之主權讓給了當時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的日本。臺灣人建立臺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青天白虎旗當作國旗,以唐景嵩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但在器械不夠精良和列強認為臺灣民主國並沒有完全脫離跟清朝的關系下(國旗與清朝國旗對應,並追隨清朝,年號“永清”),並沒有幫助臺灣民主國,日軍於貢寮登陸後,臺灣民主國兵敗如山倒,日本接收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