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相傳為秦末黃石公作,民間視為奇書、天書。它雖提出“道、德、仁、義、禮,五者壹體”,《素書》以道理為宗旨,同時以道、德、仁、義、禮為立身治國的根本、揆度宇宙萬物自然運化的理數,以此認識事物本原。
傳說黃石公三試張良,而後把此書授予張良。張良憑借此書,助劉邦定江山。2012年記者會上,溫家寶總理引用書中名句“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以守信約。
擴展資料
黃石公《素書》是壹部類似語錄體的書,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另名《鈐經》,又名《玉鈐經》《宋史。藝文誌》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壹卷,張良所傳。
有明朝竄眇閣刊《先秦諸子合編》本、《漢魏叢書》本、明朝唐琳刊本、《說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書》本、明朝王士祺本、明朝溪香館刻楊慎評本等等,不壹而足。
《素書》是作者人生觀的具體表現。全書六章***講了五個問題。
1、闡明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即道、德、仁、義、禮五位壹體,密不可分,暗示讀者,只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再逢機遇,定可建絕代之功,極人臣之位。
2、闡明了用人原則。作者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是故其無異儒家的理性意識及道德水平的準則。
3、為別人做事時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識;絕嗜禁欲、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於忍辱、吉莫吉於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並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羅萬象。
4、總結安邦治國的經驗。
5、闡述了自己的處世之道。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處理好人際關系,是事業能否亨通的關鍵。
6、獎賞刑罰,合情合理;法律制度,簡單易行,禮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