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廣東三大族群中,不止壹個族群南下。為什麽只有客家人自稱「客家人」?

廣東三大族群中,不止壹個族群南下。為什麽只有客家人自稱「客家人」?

客家人,壹個在贛閩粵邊界遷徙了幾千年的沈默族群,200年前在廣東覺醒,開始影響中國。從此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那麽,到底什麽是客家人呢?

很多人都知道壹句話:客家人是關彜杜南中原的老人,他們是異鄉的陌生人,所以他們被稱為“客家人”。更具體地說,客家人的遷徙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壹路南下:第壹次是永嘉之亂,第二次是安史之亂,第三次是黃巢起義,第四次是松石的南渡,之後是南宋的滅亡、明朝的解體和太平天國的崩潰,最後壹部分壹路南下東南亞。相關問題可查看(都是客家人,為什麽福建客家人去南洋遠不如廣東客家人?問題是,南方的漢族肯定不止壹個族群。大家都是來南方做客的。為什麽現在只有這些說客家話的人成了「客家人」?

1815年,廣東惠州東莞、博羅等地發生多起當地人與遊客打架事件。應學生的邀請,時任徽州胡風書院院長的徐旭口述了壹篇關於《胡風雜記》的論文,解釋了客家人在當地生活了數百年後仍被稱為“客人”的原因。他說:“今天的客人,首先是宋代衣冠楚楚的老人,後來,他們是忠臣......客人是來土的。如果土和客的風俗和語言不壹樣,那麽土是土來的,客是客來的。我怕我千百年來都是土裏的客人,至今還是。”後世學者普遍認為,這是第壹部關於客家的文獻,標誌著客家族群意識的誕生。

1860左右,廣東西路發生了更為慘烈的當地人與乘客的打鬥,傷亡人數達百萬。事件平息後,廣府人與客家人的戰火延伸至筆端。同治的《新會縣誌》和光緒的《新寧縣誌》把客家稱為“匪”、“賊”。1905出版的《廣東地方誌》教材說:“廣東民族包括客家人和福佬人,他們既不是廣東人,也不是中國人。”客家文人奮起反擊,寫文章證明自己不僅是純漢族,而且特別優秀。

黃遵憲等客家知識分子在客家認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立者是黃遵憲(1848-1905),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客家人的“客”從當地人眼中的外來“客”變成了自覺的族群“客”,形成了明顯的社區認同,這源於當地人與客家人的這種矛盾。清末以來,為了反對當地人強加的偏見,客家知識分子開始對客家人的歷史進行探索和建構,“中原舊族論”應運而生。

1933年,客家學創始人羅祥麟在《客家學概論》開篇說:“在中國南方,有壹個極其活躍、極有前途的族群,有著新氣象、特殊精神。壹般來說,他們叫客家人,他們自己也叫客家人。他們是漢族中壹個系統的、鮮明的部落。”這本書被公認為客家研究的開山之作。不用說,羅祥林的研究也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在建構客家文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把客家方言當成中原口音。章太炎認為,晚清客家運動出現後,“大朗是客家話,客家人也能自重”。從此客家人開始有了明確的族群意識和自豪感,說客家話不再是“外地人”的標誌。